您的位置:首頁 > 藏家論道

隱市藏家朱昌言:喜藏吳湖帆書畫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8-05-16



近日,朱昌言的家屬捐贈的兩件國寶級青銅重器入藏上海博物館。它們中一件是造型罕見的商代晚期的獸面紋方觚;另一件是幫助劉邦打天下的重要軍事將領(lǐng)酈商用過的信成侯鎏金方壺。其中商代晚期的獸面紋方觚,器型獨特,彌補了上博收藏序列的空白;信成侯鎏金方壺,從器腹上所刻的“信成侯”三字銘文,可以判斷其主人應(yīng)該是劉邦的重要部將酈商,為研究西漢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證物。它們均來自香港已故收藏家朱昌言家屬的慷慨捐贈,上博于5月上旬舉辦入藏儀式。

  朱昌言,字嵩璠,1917年11月1日生于寧波鎮(zhèn)海。齋名九如園、堂堂堂。“九如”二字語出《詩經(jīng)》,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蔭、如南山之壽?!疤锰谩蹦俗鲆惶锰谜娜酥^。堂名巧取,寓意深遠,可見昌伯期許之高。朱伯母徐文楚夫人典型賢妻良母,育有三子一女,一冠、一統(tǒng)、一平、一心,婿邊耀南君,我均稔熟。

  昌伯雅愛文藝,收藏的領(lǐng)域也很多,字畫粗略估計近千幅,其他諸如石器、家具、各類案頭文房,都有搜羅。為人又極性情,經(jīng)常任由經(jīng)紀掮客朋友游說隨手買下,所以家中越堆越多,進去猶如進了古董店。

  昌伯家有一小花園,可謂別有洞天,占地五百余方,在香港少見。園中湖石林立,有嶙峋者、透漏者、嶄嶻者,各有姿態(tài)。石橋橫跨池面,流水潺潺,花木蔥郁。假山上一亭翼然,亭中置石凳石桌,亭上匾額懸董玄宰書“九如”二字,兩旁掛有對聯(lián)“李商隱意本光明,曹子建文常敏疾”。亭后五棵參天長松,清曠雅逸。據(jù)昌伯說湖石、梅花及其他各種樹木都是從江浙運來,盡顯他對江南故土的懷念。

  初相識昌伯時僅知他藏有不少青銅器,后他介紹我認識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及青銅器館長陳佩芬,方知馬、陳兩館長對昌伯的青銅器收藏影響至大。他們兩位是青銅器鑒定權(quán)威人士,由他倆鑒定之物件可說無一不真,無一不精,昌伯有此兩位專家好友參謀掌眼,興趣及學識大增,沈湎其中,樂此不疲。

  上世紀60年代初,先舅俞叔淵介紹他梅景書屋同門董慕節(jié)丈于先父母,我亦得以熟識。董伯富藏吳湖帆之書畫,曾在他家中見吳氏仿古四屏,雖是小品,卻是至精之作,且是其授董伯古人寫畫之法。另有《青山白云紅樹圖》更是自家風格嘔心之作。80年代中董伯告訴我他想為吳湖帆出畫集,囑我如見吳氏精品務(wù)必代為拍攝正片,以便收集出畫集之用。我將此語告訴昌伯并問可有吳氏作品,他遂邀我前往他家,始驚見其藏吳氏作品之精之多,嘆為觀止,許為香港藏吳畫第一也不為過。

  昌伯收藏吳湖帆書畫則是另一機緣,使他收藏書畫集中于吳氏作品。朝夕相對,自然憑直覺即知真假。此乃鑒定第一條件。

  上海南京西路287弄同福里住有兩戶人家,九號邊宅,主人邊繼卿,是上海富商崇信紗廠老板邊瑞馨的次子。邊繼卿有子耀南。九號對面為六號屋,主人是當時十大名中醫(yī)之一方王鬲,字慎盫,1941年遷居同福里。方慎盫的父親方玉興清朝在成都為官,官至提督。官府旁為一中醫(yī)館,駐有名醫(yī)黃石平,主要為方玉興一家調(diào)理身體(1984年香港有部電影《神針》,內(nèi)有名醫(yī)黃石平,即此人)。方慎盫跟隨這位名醫(yī)亦學得一身精深醫(yī)術(shù),并在1952年榮膺《解放日報》十大名醫(yī)之一。慎盫與湖帆由醫(yī)生與病人關(guān)系漸漸成為好友,在搬進同福里前已是知交了,經(jīng)常出入方家。據(jù)說樓上書房遂成為吳湖帆與周煉霞二人寫畫作詞之處。

  吳湖帆初期有鼻塞之病,得方慎盫以針灸治好,后又中風多次均被方治愈,至為感激,屢贈書畫,既精且多。1948年方慎盫在上海寧波同鄉(xiāng)會曾展覽他所藏古董及吳湖帆書畫,可見二公之交情。

  方慎盫育有二子,正室生子名幼安,二房生子名善同。1984年,幼安兒子移民阿根廷,欲開餐館創(chuàng)業(yè)。幼安為子籌錢,有意出售吳畫。耀南遂向昌伯提及此事,昌伯一口答應(yīng)買了一批。當時昌伯喜極,開始對吳之作品深入研究,有相當之認識。數(shù)年后,香港某君急須現(xiàn)款,欲出售手上吳湖帆之《萬松金闕圖》,昌伯此時對吳畫之鑒定已有信心,毫不猶豫以九萬港幣購入歸為堂堂堂藏品。在當時九萬港幣購吳畫可說是一個高價,如非極喜歡吳畫及對自己鑒定有信心,豈能出此價。后來方家在阿根廷之飯店虧本,幼安最后以一萬美金將黃妃塔出土之經(jīng)卷也歸堂堂堂。

  昌伯對吳湖帆丈之書畫有偏好,而我則對張大千相對較喜歡。我倆相約如遇吳畫當讓他先選,如遇張畫則我先選。我的太極老師、碑帖鑒定專家王壯弘藏有兩扇面,一為吳湖帆雨竹,以元人筆意寫出,水墨淋漓,至精;另一為趙之謙梅花,寒香數(shù)點。王先生對此兩幅極為得意,號稱梅竹雙清,懸于崇善堂至久,后因急需出讓易米,盡管我對吳之扇面心儀已久,終如前所約定,昌伯得吳我則得趙。又一次有人送來兩幅,一為王雪濤花鳥,一為張大千早年工筆仕女,也不用討論,張歸我,王則歸昌伯。昌伯并不歡喜王雪濤作品,隨手拿去送人了。

  梅景書屋出版過一套《梅景畫笈》,上下兩冊,每冊各50幅,均為吳湖帆丈平生得意之作,是他眾多畫集中的精品。出版數(shù)量不多,十分罕見。我有上集,昌伯有下集,當年我要他讓給我,他則要我讓給他,兩人各不相讓。最后我用復(fù)印機各印一本,才使我二人都有了完整的一套《梅景畫笈》!

  昌伯寡言,不喜顯耀其藏品,是位隱于市的藏家,在香港鮮有人知道他藏品如此之精。我因與他談得投契,他大部分藏品我都拜讀過。他若有新收到吳湖帆之精品,也會邀我一同品鑒,如果有印章在身亦會叫我打個鑒賞印以識眼緣。

  “九如園”中有一片太湖石迭成的假山,假山旁邊遍植從上海運來的菖蒲,我初以為野草,他笑我不識貨。后來我與他一起去程十發(fā)家,見菖蒲開花,發(fā)老說此乃靈苗。昌伯為此請港滬兩地名家以菖蒲為題作畫于一本冊頁內(nèi),除上述諸長輩之外多了王己千及范甲二丈。昌伯亦囑我補成尾頁,可見他對我之厚愛。

  昌伯在上海博物館新館建造時,與董慕節(jié)、顧小坤、陸宗霖及葉仲午合捐書法館,又捐贈青銅器及石碑等。昌伯病重前曾對我說又想捐些錢,問我何處最好。我將此事告訴我朋友,他第一句就問是鎮(zhèn)海人嗎?我當時即奇怪他怎會知道。原來寧波人中,捐贈回鄉(xiāng)以鎮(zhèn)海人最多。昌伯樂善好施之心可見一斑。他除資助故鄉(xiāng)鎮(zhèn)海興建學校之外,與上海博物館則特別有緣分,相信主要是馬、陳兩館長之緣故。

  1994年,香港古玩市場悄然出現(xiàn)一批竹簡,共有1200余枚,計達35000字,在已出土竹簡中占有較大比重,記載的內(nèi)容填補了先秦思想文化史上的很多空白。老館長馬承源決定立即搶救這批竹簡,但苦于當時上博資金困難,后經(jīng)昌伯牽頭與上述四位朋友合資收購贈給上博。上海博物館濮茅左著有《楚竹書<周易>研究》,書分上下兩冊,是研究戰(zhàn)國楚竹簡必讀的書。這本書的數(shù)據(jù)就是來自這批出土的竹簡。馬承源曾說:“這批楚簡的發(fā)現(xiàn)比造博物館新館的意義更重大?!笨梢娖渲匾?。昌伯正是如此熱愛中華文明,搶救文物回歸,尋覓悠悠源頭,追蹤綿綿根脈。

  昌伯曾介紹我一只青銅器精品,不厭其煩地向我解說其高妙之處,我因不感興趣,也忘是什么,好像是30厘米左右高,方形的尊。只聽他說上博也沒有如此精彩之作。他答應(yīng)馬館長,把玩三年后贈給上博,有沒有成事就不知道了。有一次他又拿一只青銅器碗,碗底有一符號。我說這個破碗有何可貴。他說這是戰(zhàn)國張儀家的器皿,這符號代表張儀家族。我聽后莫知所謂,他見我非可造之才,也就放棄了教我認識青銅器。

  朵云軒2014春拍推出朱昌言所收藏藝術(shù)品拍賣,一批朱昌言舊藏書畫現(xiàn)身拍場,其中不乏張大千、謝稚柳等名家的作品,可窺其收藏之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luò)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shù)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wù)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wù)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