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冰箱”原來很精美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4-10-08



曾侯乙編鐘(復制品)在開幕式上一亮相便引起一片驚嘆聲。記者 周濤/攝



“雪絨花,雪絨花……”,優(yōu)美異常的樂聲從省博物館不斷飄出,誰也想不到,如此悠揚的曲子竟是由古老樂器“曾侯乙墓編鐘”(復制品)演奏出來的。29日,“珠聯(lián)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華展”與“荊楚輝煌———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省博同時“盛裝登場”,“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擊鼓說唱俑等前所未見珍貴文物紛紛“亮相”,給廣州市民帶來別樣驚喜。

  據(jù)了解,“珠聯(lián)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華展”展出282件套文物,包括了青銅、陶瓷、玉器、服飾、雕刻等文物精品,其中泛珠三角文物精華展180件套,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102件套,匯集了湖北省及泛珠三角區(qū)域11個省區(qū)共24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規(guī)模之大,文物精品之多,涉及區(qū)域之廣在廣東省前所未見。

  省文化廳副廳長景李虎稱,地方特色鮮明,內(nèi)容豐富是該展的最大特點,其中很多珍貴文物是廣州市民前所未見甚至聞所未聞的寶物,大有看頭。

  參展珍品

  復制編鐘:全國只有四套

  隨州博物館曾侯乙編鐘(復制品)在開幕式上甫一亮相便引起了一片驚嘆聲,演出的編鐘雖然不是1978年湖北隨縣城郊的擂鼓墩出土的戰(zhàn)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編鐘原物,但由于復制需要遠高于仿制的相當嚴格的工藝,所以全國只有四套復制品,本次演出的就是其中一套。盡管是古老樂器,該編鐘卻能在古樂隊的合奏下,演奏出眾多中外古曲,如根據(jù)唐代琴曲、唐曲改編的《竹詩詞》、《春江花月夜》、《楓橋夜泊》;外國現(xiàn)代曲類《雪絨花》、《地久天長》;民歌《茉莉花》等。此外,也能獨奏《東方紅》、《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東漢說唱俑:手舞足蹈手法夸張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鼎鼎有名的東漢說唱俑將一個眉開眼笑的擊鼓說唱老人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老人席地而坐,頭戴軟小冠,并以長巾圍繞一匝,前額上打一花結。上身光赤,下身著長褲,赤腳,額前布滿皺紋,瞇縫雙眼,顯得活潑詼諧憨厚。說唱之時,左臂抱一扁鼓,右手握著鼓椎高高揚起,翹起右腳,儼然一位神采飛揚的說書人。表演逐漸進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張,竟不自覺地手舞足蹈起來……這件作品既表現(xiàn)出強烈的寫實主義,又采用了極其夸張變形的手法,表現(xiàn)說唱者那種特殊的神氣,創(chuàng)造出一個充滿戲劇性的精彩場面,是研究漢代民俗和陶塑藝術的珍貴史料。

  越王勾踐劍:30年藏而不展

  越王勾踐劍保存完好,劍長55.7厘米,其中劍身長45.6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劍刃仍很鋒利。近劍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八字。劍柄、劍格烏黑,劍格兩面鑄有花紋,分別嵌有藍色玻璃與綠松石。

  據(jù)悉,該劍出土之后,僅于1965年底及“文革”初期,在湖北有過短期展出;在上世紀90年代末之前的30多年間,該劍在國內(nèi)一直是“藏而不展”的。直到1999年4月,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越王勾踐劍先是運抵北京作短期展出;1999年國慶節(jié)后運回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

  古代“冰箱”:夏放冰塊冬盛熱水

  設計奇巧,鑄造精工的鑒缶被譽為中國古代的“冰箱”。鑒缶由盛酒器尊缶與鑒組成,共兩套,出土時保存完整。方尊缶置于方鑒正中,方鑒有鏤孔花紋的蓋,蓋中間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頸部。鑒的底部設有活動機關,牢牢地固定著尊缶。鑒與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應是夏天盛放冰塊、冬天盛放熱水之用。(信息時報記者成小珍、通訊員王小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