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收藏農(nóng)耕器女子小腳鞋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4-07-05
  走進義烏市佛堂鎮(zhèn)倍磊四村公路邊的一座被花草包圍的小院里,63歲的樓賢泰正把頭埋在一大堆古書里。

耳朵有些背、眼睛有點花的老人說:“我收藏的東西都是農(nóng)耕年代的居家常物,時光的流逝使得這些舊時的農(nóng)具、小腳鞋、服飾、木雕逐漸稀少,我只是盡自己的所能做點搶救工作?!?br/>
農(nóng)耕器具堆滿小屋

在樓賢泰居住的三層小樓里,地上、墻上、桌子上除了一些木雕屏風、門窗、牛腿、老式桌子、根雕外,就是占滿了每個角落的各式水車、石磨、紡車、織布機、犁、耙、蓑衣……

老樓說:“這些在如今的農(nóng)村基本上已經(jīng)絕跡,木制農(nóng)耕器具雖說在某些方面工藝比較落后,制作也有些粗糙,但卻是過去農(nóng)民賴以生存的勞動工具,以后的人們將更加難以看到?!?br/>
小腳鞋見證女子辛酸

水車、紡車等農(nóng)耕器具反映了舊時農(nóng)村男耕女織的生產(chǎn)模式,而樓賢泰收藏的另外一些“寶貝”則讓人更直觀地感知了過去人們的生活,他花費10年時間搜尋來的52雙“三寸金蓮”小腳鞋就是這樣的一個例證。老樓回憶,自己的母親與祖母都是纏小腳的,小時候看她們走路的樣子,覺得既好笑又可憐。而且他還親眼看到過小女孩纏小腳勒裹布時的慘狀。“纏了腳的女人能做什么?只能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哪里還能長見識?男女不平等就是這樣出來的。”想起母親和祖母的腳,老樓頗有些憤憤不平。

樓賢泰把藏在箱內(nèi)的52雙小腳鞋小心翼翼地擺了出來。這些小腳鞋都是用手工做的,鞋底上均勻的絲線是一針一針納出來的,有一雙還用上了黃色的“金絲”,圖案也是各式各樣。

  樂此不疲古拙樓

樓賢泰給他的居室取了個“古拙樓”的雅號,他說:“在許多人眼中,我家里堆了一堆沒用的廢物,說起來這都是些土得掉渣的東西,但正因為‘土’,才是民間的,才是大眾的東西?!?br/>
在“古拙樓”,還有很多舊時的油燈、蠟燭燈、旱燈筒、水煙筒以及紅翎官帽、獅子官帽、帶刺繡的佩帶、土布服飾古裝,在迎接澳門回歸時制作成的“百鶴迎歸”百件根雕作品也一一擺放在三樓的桌子上。

老樓說,過去他是當火車司機的,也許走的地方多了,看的東西多了,心里就會有一種收藏的沖動,小屋很小,但通過這些收藏物折射出的世界卻很大很大。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