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110周年館慶辦古籍大展:宋本云集 孤品頻現(xiàn)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9-09-08]
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應妮)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7日將亮相北京。此次大展匯集了中國20多個省近40余家公藏單位、30余位私人藏書家的珍貴藏品330余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外典籍展覽中數(shù)量、規(guī)模、等級最高的一次。
在6日的媒體專場中,記者目睹了這次展覽展品之琳瑯、規(guī)模之盛大。收藏界素來有“一頁宋紙,一兩黃金”的說法,如果套用這一說法,該展可謂遍地黃金了。
亮相此次大展的展品幾乎每一件都頗有來頭。如,文津閣《四庫全書》、文源閣《四庫全書》、文瀾閣《四庫全書》及河南省圖書館藏文淵閣四庫全書刪余稿《明文?!返韧_展出,尤其作為國家圖書館鎮(zhèn)館之寶的文津閣《四庫全書》,是目前唯一一部原架、原函、原書一體的《四庫全書》,翻開書冊,即見雪白的開化紙和端正的館閣體楷書,令人嘆為觀止。
海內孤本的宋刻本《注東坡先生詩》別號“焦尾本”,其宋刻原本至清代已罕見。至清末湘潭袁思亮在京為官時,以萬金之價購此書,一時轟動京城。不料數(shù)年后家中失火,幸為家人拼死救出。此書過火而未毀,如有神物護持,成為清代書林的佳話。但遺憾多冊書口嚴重受損,各卷內容及題跋有所損毀,后人因此稱之為“焦尾本”。
為紀念司馬光、曾鞏誕辰一千年,展廳內還展出了司馬光《資治通鑒》殘稿,這也是目前已知的全世界唯一的司馬光手稿,現(xiàn)藏于國家圖書館。這幅手稿縱33.8厘米,橫130厘米,共計29行465余字,記錄了西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的事件。
此外,北宋拓本《九成宮醴泉銘》、宋代皇族譜牒、國家圖書館新近入藏的三件國寶級早期雕版印刷品、南京圖書館藏北宋刻印本《景祐禮部韻略》等等,幾乎都是平時很難示人的珍品。
大展共分四個展廳,第一展廳“國寶吉光”將以經(jīng)史子集四大部類為線索,展現(xiàn)歷朝歷代在哲學、思想、科技、文學等各個方面的偉大成就;幾乎所有展出文獻皆為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珍品,包括已出版的18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jīng)典》原本。第二展廳“百代蕓香”致敬那些保護和傳承中國古代典籍文化作出貢獻的歷代藏書家,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在政府主導下全民共同參與古籍保護的成果。第三展廳是國家典籍博物館面積最大的展廳,其主題為“汲古潤今”,首次全面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典籍保護傳承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和成就。第四展廳以“交流互鑒”為主題,除展出60余種漢文珍貴古籍、少數(shù)民族文字珍貴古籍、西文善本古籍外,重點展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后海外珍貴古籍回歸所取得的輝煌成績。
展覽同時運用了數(shù)字虛擬沙盤演示、全息視屏演示、沉浸式數(shù)字場景、微信導覽等多種手段,力圖用通俗的語言、靈活多樣的形式、現(xiàn)代科技的手段讓古籍活起來。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