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中國人,最喜歡古代哪個朝代,多數(shù)人都會說唐代。
這個答案,其實也不意外。說起唐代,總是給人盛世氣象,現(xiàn)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聚集地還是叫唐人街。不過,如果更深入地審視唐代,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局面。
大家談論唐代,并不是整個唐代,多數(shù)談的是初唐。唐代歷史大概300年,以安史之亂為轉折點,算起來中晚唐的歷史其實比初唐更久,卻少有人談論。復旦歷史學者仇鹿鳴的新書《長安與河北之間》,可以說是彌補了這段空白。除了運用傳統(tǒng)史料,這本書還通過墓志與碑文等新材料,梳理出了中晚唐的政治文化變遷。
多數(shù)人對安史之亂后的唐朝的印象往往是模糊的“衰落”。然而,你仔細想想,發(fā)現(xiàn)沒那么簡單。一個朝代遭遇過都城被占領的大打擊,怎么還可以復活,甚至存活的時間超過此前?這其實是中國歷史中很特別的一段。這個過程中,政治與文化的互動,耐人尋味之處很多。
安祿山打進潼關,唐玄宗秘密倉皇出逃,留下的多數(shù)人,包括唐朝親貴以及我們熟悉的詩人王維等,都曾歸附安祿山,所謂“為賊所污者半天下”。
仇鹿鳴敏銳地指出,唐代輿論對這些曾經(jīng)投降的“貳臣”明顯帶有同情,官方處理也從嚴厲轉向從輕發(fā)落。甚至,唐代還沒“貳臣”之稱,這是《明史》中才定型的觀念。后代卻強調(diào)“忠臣不事二主”,其中的關鍵,在于“忠”的義務變化。
在唐代,忠并不是無限責任,而是一種有限度的認識。因此,一旦“君父”和“家國”發(fā)生沖突,國家并不總是第一位的。甚至,有人以保全家族為由,不追隨皇帝離開都城,大家也覺得這個理由可以接受。反過來,對一些壯烈殉城的忠臣義士,當時的輿論也并不是一邊倒地頌揚。有的意見就認為,如果不是軍事統(tǒng)帥,敗了可以走(“師敗將奔,去之可也”)。比如名將張巡困守睢陽,導致人相食。睢陽城固然保全了,但也遭來了“為什么不保全人”的非議。
仇鹿鳴指出,“忠”這一觀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但是顯然,直到宋代,“忠”才上升為士大夫的絕對道德律令。反觀唐代倫理,對于忠君思想的強調(diào)遠遠不如宋代。這種觀念的變化,其實體現(xiàn)了中國歷史的深刻變遷,那就是,士大夫家族觀念和門閥制度的消亡。
魏晉以來,門閥制度一直存在,這其實體現(xiàn)了儒家化國為家的智慧。亂世之中,王朝更迭,家族比王朝更持久,也更有組織力。
唐代的特殊性,其實就在于唐代是門閥政治與科舉政治交替的時代。在唐代初年,山東士族頗以門第為傲。后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崛起,二者有對立,也有合作。隨著科舉制度的普及,門閥和親貴不再壟斷政治,不得不和寒門弟子共同構成唐代官僚集團。在這樣的權力斗爭中,皇權因此得到加強。不過,數(shù)百年的門閥制度,并沒有馬上隨科舉消亡。真正讓門閥大族肉體消亡的,不是安祿山這種漢化外族,而恰恰是黃巢這樣的本族流民。
隨著門閥的消亡,科舉新人崛起。門閥時代“做家門”成為過去,大家習慣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于是,家族相對變得矮小,忠君思想開始上升,二者明顯存在此消彼長??梢哉f,都是士大夫,但是人群和家世完全不同。門第,也失去了數(shù)百年的積淀和依傍。對于家族的責任,更多被對君主的忠誠所稀釋。這是唐宋社會最大的變化之一。
門閥消亡,不僅是唐代,更是中國歷史中最大的草蛇灰線??上М斍皼]有太多更深入的論述。
“忠”的觀念在長安尚且如此,在安祿山所在的河北就更是有限。安史之亂平定多年后,安祿山和史思明在當?shù)剡€被當作“二圣”加以祭拜。更不用說,地方藩鎮(zhèn)割據(jù)興起,河朔三鎮(zhèn)地位特殊,長期保持游離于中央之外的姿態(tài)。這段歷史大家應該不陌生,侯孝賢電影《聶隱娘》的背景就有所涉及。
其中關鍵,其實在于唐代中央與地方的互動??梢哉f,長安與河北之間的政治對立,是中晚唐一個重要歷史線索。最近的學術研究有不少強調(diào)藩鎮(zhèn)的獨立性,相比之下,仇鹿鳴更強調(diào)唐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比如德政碑,這種巨大的紀念性石刻其實更帶有政治景觀的意義,其目的不僅僅是撰寫德政,更是作為一種政治權威的象征物。例如何進滔德政碑高達12.55米,寬3.04米,厚1.04米,普通人根本看不清上面寫了些什么,其意義就在于此。換言之,中央借德政碑來駕馭地方藩鎮(zhèn),而地方藩鎮(zhèn)也借德政碑來獲取合法性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與河北之間》與學者李碧妍的《危機與重構》,可以彼此參考印證。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