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四千年前就有銅鏡 漢鏡以王莽時期最精美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9-01-20
綜觀中國古代銅鏡發(fā)展的歷史,從四千年前我國出現銅鏡以后,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zhàn)國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zhàn)國、兩漢、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fā)展時期。

  商代銅鏡均為圓形。鏡面近平或微凸,鏡身較薄,背面中央有一拱起的弓形(或稱橋形)鈕。西周銅鏡也都是圓形的,鏡面平直或微凸,鏡身較薄,鏡鈕有弓形、半環(huán)形、長方形多種。又可分為素鏡、重環(huán)鏡、鳥獸紋鏡三類。

  這時以素鏡為主,到西周中期出現了有紋飾的銅鏡,到晚期鏡背的紋飾發(fā)生了變化,出現了動物紋飾,打破了傳統的風格。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銅鏡的鑄造中心由北開始向南遷移,當時楚國為戰(zhàn)國時期最重要的銅鏡產地。無論是銅鏡的鑄造工藝,還是鑄造的數量,都大大超過了以前。

  齊家文化和商周時期,銅鏡以光素無紋飾者居多。到了春秋戰(zhàn)國,紋飾已達15個大類,并且出現了各種特殊工藝裝飾藝術,如涂朱繪彩圖案、金銀錯圖案、透空雕圖案等。初起時期簡陋、粗糙的銅鏡,經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創(chuàng)造和修飾已臻美輪美奐的境地。

  春秋銅鏡打破了銅鏡僅有圓形的格式,出現了方形鏡,并一改早期銅鏡紋飾僅用陽線勾勒,構圖簡樸的手法,鑄出了透雕繁縟的圖紋,這給戰(zhàn)國銅鏡的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戰(zhàn)國中期,銅鏡的種類繁多。銅鏡的紋飾也有所變化,如花葉鏡中的葉紋鏡從簡單的三葉、四葉到八葉,還出現了云雷紋地花瓣鏡、花葉鏡。四山鏡的山字由粗短變得瘦削,在山字間配有花瓣紋、長葉紋、繩紋,相當繁縟。還出現了五山鏡、六山鏡。這時出現的鏡類有菱紋鏡、禽獸紋鏡、蟠螭紋鏡、連弧紋鏡、金銀錯紋鏡、彩繪鏡等。

  戰(zhàn)國晚期至秦末出現了四葉蟠螭鏡、蟠螭菱鏡,有三層花紋的云雷紋地蟠螭連弧紋鏡。

  漢代銅鏡的特點是圓形、薄體、平邊、圓鈕,裝飾程式化。漢代除了繼續(xù)沿用戰(zhàn)國鏡外,最流行的銅鏡有:蟠螭紋鏡、蟠虺紋鏡、章草紋鏡、星云鏡、云雷連弧紋鏡、鳥獸紋規(guī)矩鏡、重列式神獸鏡、連弧紋銘文鏡、重圈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多乳禽獸紋鏡、變形四葉鏡、神獸鏡、畫像鏡、龍虎紋鏡、日光連弧鏡、四乳神鏡、七乳四神禽獸紋鏡等。

  漢鏡出土的數量最多,使用普遍,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fā)展。王莽為炫耀其政績,曾制作了一批華美而精巧的銅鏡,漢鏡以王莽時期最為精美。

  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分,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除了繼續(xù)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chuàng)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這是盛唐高度藝術水平的產物,充分顯示出唐代銅鏡的特點。
  唐高宗至唐德宗時期,銅鏡裝飾上出現的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使銅鏡進入富麗絢爛的時代。

  中國銅鏡在唐代以前,以圓形為主,極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后除繼承過去的圓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鏡以六葵花為最普遍。它們的棱邊與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較直,形成六邊形鏡。此外還有帶柄鏡、長方形、雞心形、盾形、鐘形鼎形等多種樣式。并出現了很多花草、鳥獸、山水、小橋、樓臺和人物故事裝飾題材的銅鏡,還有素面鏡,窄邊小鈕無紋飾鏡,這些題材都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此外,還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鏡和八卦鏡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