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我們該怎樣守護“國家寶藏”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9-01-16
這兩天,《國家寶藏》節(jié)目中聶耳小提琴的故事,感動眾多國人。看完“前世今生”的故事,當《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響起,場內觀眾全體起立高唱國歌,場外觀眾也情不自禁發(fā)起了彈幕,“起來,起來,起來”“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生中華家”……許多人感慨,原來光看彈幕也能讓人眼淚汪汪。

  一把琴,一曲詞,一首歌,似乎穿越了悠悠歲月,將人帶回到上世紀30年代。彼時,神州陸沉、山河破碎,國家已到最危難的關頭。親歷存亡絕續(xù)的屈辱歲月,目睹“風云兒女”慷慨赴死,兩位“音樂戰(zhàn)士”,以筆和樂器為槍,用音樂喚起國人的斗志。一心抗日救亡的田漢,在身陷囹圄前,寫下了這火一般的詩句;滿腔熱忱的聶耳主動接力,在顛沛流離中譜出了凝聚國魂的中華強音?!捌饋?,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歌詞鼓舞人心、旋律高昂激越,這“痛苦和憤怒的吶喊”迅速席卷全國,成為“中國革命之號角,人民解放之鼙鼓”。時光流轉,滄海桑田,今日之景早已不同于歌詞中所寫,但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不滅意志,我們當永矢弗諼。

  知史方更愛國。一檔節(jié)目引來彈幕刷屏,許多觀眾都表示對國歌又多了幾分理解,幾許敬意。這最直接不過地說明,那真切、滾燙的愛國熱忱仍然存在于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根本無需刻意渲染與說教,只需回顧歷史、奏響樂曲,這份樸素情感便會自然而然地噴涌而出。僅以國歌為例,即便今天我們已經遠離了流血犧牲、生死考驗,這拳拳赤誠的樂章同樣力量萬鈞,同樣是“聞其聲者,莫不油然而興愛國之思”。1989年,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國歌奏響的瞬間,所有人哭成一片;2011年,利比亞時局動蕩,丟失護照的海外游子,靠唱國歌自證身份,多少人為之動容……

  “國家寶藏”激起的愛國與自豪之情毋庸置疑,然而放眼當下,仍有一些錯誤思潮不時沉渣泛起。有人戲唱國歌侮辱國旗,有人調侃烈士詆毀英雄,甚至還有人曲解歷史、否定來路……諸如此類的奇談怪論、雜音噪音,反映出一些人對歷史缺乏敬畏之心。戲謔解構或許只是一個針眼大的窟窿,卻可能透過斗大的風。如若任由其彌散發(fā)展,慢慢被吹倒吹散的就可能是黨史軍史國史,甚至是國家民族的主流意識和共同價值。不論到什么時候,有些底線不能觸碰,有些原則必須堅守。為此,國家陸續(xù)出臺了《國歌法》《英烈保護法》等,呼喚全體國民守護國歌、守護英烈,守護我們共同的精神血脈,守護愛國赤誠這一最堅固的“長城”。

  國寶在魂,不在器。聶耳小提琴雖很樸素,卻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赤子國魂,喚起中華兒女的共同情感,無疑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寶藏。如魯迅所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今天我們守護“國家寶藏”,既要護好器物,更要汲取其中最精華、最寶貴的精神力量,代代相傳,注入新的時代敘事中。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