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棧道考古》出版 解析部分洞窟斷代難題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9-01-13]
蘭州1月10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甘肅麥積山石窟官方10日披露,《麥積山石窟棧道考古》近日出版,首次通過研究麥積山古代棧道遺跡,解析洞窟開鑿次第,尤其如127窟等一些洞窟的斷代難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麥積山石窟由于山高陡峻,洞窟全部開鑿在距離地面20米至80米的懸崖上,是中國石窟中古棧道最集中之地。開鑿洞窟時必須依靠棧道,西崖是麥積山石窟棧道層數(shù)最多的位置,共有十二層。
《麥積山石窟棧道考古》編寫者、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董廣強1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介紹,在布置洞窟之前,首先要布置棧道位置,從某種程度上說,棧道關系就是洞窟關系,特別是開鑿次第方面,棧道顯得更重要。
董廣強歷時十余年,研究了麥積山石窟從北魏到清朝時期的古棧道技術,比如采用大跨度加臨時支撐的98窟,還有為了保證造像完整而采用崖面基本脫離橫豎向棧道技術的13窟,這項國內絕無僅有的技術在該考古報告中面世。
董廣強說,127窟的年代問題是麥積山石窟長期爭論的問題,大體在北魏晚期和西魏之間,此前有學者認為在周邊洞窟中,如158、120、127窟中,127窟要晚于前面兩個洞窟。此次通過棧道關系以及其他布局關系研究確定,127窟要早于前兩個洞窟,推翻了之前結論,最終對洞窟的年代重新確定,認為是北魏末期和西魏初期的一二年間,即535年或536年。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魏文斌稱,麥積山石窟的研究,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獲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文獻缺乏致使深入研究受到障礙,造像與壁畫題材、內容的考釋已無大空間,藝術角度研究似乎走入死胡同,而該報告對棧道的考證,另辟蹊徑并得出諸多有實際意義的成果。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