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陳曉峰:香港巴塞爾的中國藝術認知學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8-04-01
“詩和遠方”,當代藝術和巴塞爾這個季節(jié)又交配在一起了。

  以亞洲為坐標的藝術交易、藝術生活、藝術教育、藝術社交、藝術話題等開啟新一季的運營界面了。

  對于第六年的香港巴塞爾,我只愿意奉上最閉合式的解讀:國際化的香港巴塞爾之于我們的最大價值關鍵體現(xiàn)在,需要變現(xiàn)出一個提升中國當代藝術凝聚力的共識通道。

  即便可能入不敷出,甚至可能被當做割韭菜般對待的國內中小畫廊被香港巴塞爾博覽會規(guī)定動作為“藝術探索”或“策展角度”的項目單元,但是他們真的不只是為眼前的畫廊生存提供中國式算法,更隱藏著一份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未來之戰(zhàn)的擔當。

  原來,香港巴塞爾深藏著中國藝術界一份深深的淚點啊。

  這是香港巴塞爾給我們上的最重要的一堂不能算輕松的“藝術認知學”。

  香港巴塞爾現(xiàn)場圖片:

  我擔心的是:

  人家經(jīng)營的是全球化區(qū)域板塊的生意策略與藝術商業(yè)風尚,
而我們販賣的是低廉的信仰,情懷,學術,興趣等等。

  不談藝術商業(yè)本質,而靠過去炮制的中國當代藝術“爆款時代”遺留下的資本吃軟飯,

  我們這是在耍流氓??!

  巴塞爾的藝術顏值,尤其資本效率很高,但這還僅局限于和合乎歐美藝術畫廊或機構的利益算法。

  或許就此可以解讀出,被我國藝術人民自覺“興奮”的香港巴塞爾背后,則是藝術產業(yè)發(fā)展所面臨的市場痛點。

  甚至,不單只是“認知”,可能還夾雜著一種順勢的“啟發(fā)”:798作為一個線下的藝術資源體,對香港巴塞爾應該升起新的認知思維,一方面同期要借勢展開畫廊北京周的宣傳,另一方面對香港巴塞爾要展開“藝術談判學”,讓更多中國畫廊具有先發(fā)的優(yōu)勢,而不只是配角。

  從某種程度上看,中國當代藝術界正處于疲憊時刻,甚至,很容易給人產生滄海桑田的感受,而不是重構與致力于藝術自身價值的重新發(fā)現(xiàn),塑造,以及區(qū)域能量整合和探索。

  因此,顯然798作為全球藝術地標的功能和意義被自身解構了。

  香港巴塞爾和798之間沒有戰(zhàn)略“利益”輸送或者兩者黏性不強,只能說明798作為藝術運營平臺仍然處于弱勢,甚至還停留在藝術商業(yè)的淺層次里。

  再比如:

  藝術北京和香港巴塞爾,都是在做不同形態(tài)和格局的商業(yè)濃度氛圍和體驗。

  但,我特別想對董夢陽說,藝術北京做的可能是安卓系統(tǒng),而香港巴塞爾博覽會是典型的IOS系統(tǒng)??梢员葦M的是,香港巴塞爾有全球最優(yōu)秀畫廊或藝術機構的資源,但藝術北京有中國最豐富的各類企業(yè)家收藏資源。諸如,從早期的煤老板,中期的房地產老板,到海歸派,官二代,富二代,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新貴等。

  如何發(fā)揮出藝術北京最大的藝術勢能,可能是董夢陽團隊要做的功課。

  因此,我希望藝術荷爾蒙高漲的香港巴塞爾,可以刺激“厲害了我的國”的藝術各方有著幾點啟示:

  一是,不要再麻木,對自己的定位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至少香港巴塞爾是一個控制力極好的市場坐標。

  二是,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是一個版塊,需要各方力量充分利用資源,充滿想象力,合力經(jīng)營開發(fā),在成為藍籌藝術之前,我們需要一個規(guī)范市場體系以及融入國際市場要素的過程。

  三是,香港巴塞爾對于中國藝術家而言是一種同等于威尼斯雙年展的“心病”,但是這個“藥” 還是要依賴于自己覺醒。

  巴塞爾博覽會現(xiàn)階段值得展開的是來自藝術商業(yè)的獨特認知學。于我們而言,更多的意義是在于教育國內藏家,統(tǒng)一認知,打開藝術市場的另一個維度。

  把香港巴塞爾作為觀看好賣作品作為風向標,顯然是巴塞爾的第一道“認知”。對此,普通的藝術參與者就已經(jīng)很興奮和知足了。

  當然,香港巴塞爾的門票被全場舉牌通告售罄的時刻:

  一方面,我不懷好意的猜測多少姑娘又要就此“失身”于香江。

  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打開時刻,有效連接國內多方的藝術人士。

  于是,這兩三年中國藝術圈會自動彈出藝術時間窗,叫“巴塞爾時間”。

  朋友圈如果你不發(fā)一條到香港巴塞爾現(xiàn)場的圖片,你可能是偽藝術家,偽評論家,偽策展人,偽媒體等等,總之你好像要與整個藝術圈失聯(lián)。

  中國當代藝術玩的是狀態(tài),好多人害怕失去這種“擔當”。于是踴躍參加巴塞爾,并傳遞各種在場,“我知巴塞爾,巴塞爾也必知我”的狀態(tài),就好比如藝術界的抖音平臺。

  當然不是炫酷就好。

  解讀巴塞爾更重要的認知,即香港巴塞爾的“無形資產”,這里匯聚了全球32個國家或地區(qū)的248家頂尖畫廊所形成了的“藝術購買力磁場”,如果在香港地區(qū)都無法參與藝術分工的話,那么你離藝術市場主流世界就會很遙遠。

  因此這個磁場的魅力就是,所以中國畫廊或藝術機構應該有這份“認知”,未來才能成就一個屬于中國藝術市場真正國際化的時刻。

  很多藝術家和藝術學習者把它視為藝術的麥加圣地,也是不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巴塞爾傳遞的是精明經(jīng)營學的磁場更為精確。

  我們在接近它的時候,是否能夠對標并計算出,藝術的“北京時間”,藝術的“上海時間”國際化成色,何時才算功德圓滿?

  巴塞爾經(jīng)營學當中有一份獨特的“殘酷美學”,不知道你有沒有解讀出來:

  巴塞爾的“殘酷美學”在于:

  一方面需要開發(fā)最鮮活的國際藝術力量,把它第一時間帶給全世界藝術收藏家,藝術愛好者。

  另一方面又有著一套基于頂級畫廊成熟運營全球明星藝術家作品的系統(tǒng)與規(guī)范。

  從而構成了香港巴塞爾的國際端藝術話語權與博覽會自身藝術經(jīng)營邏輯的頂層設計。

  讀懂了“殘酷美學”,你就會深刻理解,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只是出于“青春期”,背后折射的深遠問題即是,國內畫廊或藝術機構在藝術市場規(guī)范化操作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進化過程,更是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成長的機會。

  于是,一方面你會看到國內畫廊要參與其中,所要面臨的代價。我不知道藝術界是否解讀出了國內畫廊需要在國際背景的平臺當中學會經(jīng)營“進階”,也就是在畫廊邁向國際化舞臺所需要的時間,資本,藝術經(jīng)紀,經(jīng)營等等。

  另一方面國畫成了“絕緣體”,乃至前幾年炙手可熱的當代水墨,在本屆博覽會上幾乎難覓蹤跡。

  之所以要提一句國畫,對標的是當前傳統(tǒng)熱的可怕之處,從而掩蓋了中國當代藝術作為藝術一極的價值。尤其是宋莊近些年對當代藝術價值認知模糊,甚至稀釋,把國畫覆蓋當代藝術升格為傳統(tǒng)文化復興的表現(xiàn),作為重塑一個區(qū)域價值的定位,實在是一場可怕的意識形態(tài)作祟。希望巴塞爾之風可以改變這些屁股決定腦袋的“認知”。

  比如巴塞爾博覽會上,國內藝術家當中年齡最大的尚揚,蜂巢當代藝術中心的標價是1400多萬。這個價格就是一種可以比擬的“認知”,而不只是之前只有范曾和崔如琢等教育國內跟風的收藏家。這是非常重要的信號,需要不斷解讀。

  比如國內傳統(tǒng)的過企業(yè)家收藏上升通道早已硬化,而新型企業(yè)家還在收藏入局的未知通道里,需要注意力“轉移”。

  尤其是收藏價值觀升級,而對當代藝術新認知,就是現(xiàn)成最好的刺激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我認為,集中在高光區(qū)的歐美藝術市場作品交易,不只是在亞洲就一定能賣得特別好,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新的“認知”方法論:

  好的平臺,歐美藝術市場愿意積極的參與新興市場的開發(fā),也是他們參與藝術產業(yè)全球鏈的關鍵一環(huán)。亞洲藝術市場的魅力通過巴塞爾作為一個鏈接和開發(fā)平臺,就是最好的經(jīng)營策略之一。

  巴塞爾的藝術商業(yè)全球把握力,足夠讓人炫目:

  德庫寧,3500萬美金的交易,成為博覽會單筆最快的交易記錄。

  畢加索,全場很多歐美畫廊都帶來了畢大師的作品,可見他們對亞洲藝術市場的洞悉,國內頂級的商人們對于收藏畢加索有著特殊的情感。

  以及當代藝術教科式人物,諸如翠西艾敏、杰夫昆斯,達明赫斯特、馬修巴尼,安東尼葛姆雷,奈良美智,安尼斯卡普爾等,大有一個都不能少的氣場,出現(xiàn)在世界藝術最熱時刻的舞臺中心,

  因此,呈現(xiàn)了一年一度亞洲版本最強的藝術認知學。

  通過認知,可以啟發(fā)與改變我們的藝術收藏現(xiàn)狀。

  這就是香港巴塞爾的外溢價值。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國內各種關于藝術的游學組織,成為顯學。香港巴塞爾的藝術游學,已經(jīng)成為一些新媒體教育平臺的主要線下戰(zhàn)場之一。

  一面是收割的季節(jié),

  一面是無邊的焦慮,

  中國當代藝術的世界,究竟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

  香港巴塞爾只是一個時間節(jié)點的開始。

  而中國畫廊也有自己在博覽會運營的算法邏輯,我大致歸納如下:

  一是爆款邏輯,比如長征空間就推出喻紅個展。

  二是組合邏輯,比如香格納畫廊就推出所有代表藝術家的作品。

  三是推新人邏輯,比如新入選的中國畫廊,都推出藝術家個人項目,這樣為其成長推送塑造了一個絕佳的入口。

  當然,我最佩服的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上的中國藝術家,他們一貫的表現(xiàn)出更愿意學習的姿態(tài)。

  但是真不希望他們回到工作室就開始模仿,抄襲。

  而誓言要把做藝術當做學習任務的馬云(微博)也出現(xiàn)在巴塞爾,他帶來的是企業(yè)家對藝術收藏方式的升級思考。

  因為國內眾多封閉的企業(yè)家,仍然在傳統(tǒng)的板塊里做沉浸式體驗,或深陷迷惘。

  但馬云們可能會改變他們的某種認知。

  周杰倫、莫文蔚等明星出現(xiàn)在展會上,都能帶來聚焦的力量。

  從而拉粗收藏家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帶寬狀態(tài)。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藝術力量,

  這大概是香港巴塞爾運營的最大輕資產。

  以前,我覺得國內畫廊在做一個性感而迷離的生意,

  現(xiàn)在,我認為中國畫廊在苦苦研發(fā)一個基于國際和國內競爭市場的“中國配方”。

  雖然,很難說最終一定會大獲市場快感,

  但現(xiàn)在,

  此時此刻,

  值得向這些奮戰(zhàn)在一線平臺的機構致敬: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亞洲藝術中心、北京現(xiàn)在畫廊、楊畫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博而勵畫廊、天線空間、站臺中國、北京公社、魔金石、維他命空間、長征空間、香格納畫廊、艾可畫廊、星空間、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上海膠囊畫廊、沒頂畫廊、東畫廊、千高原藝術空間、55畫廊等等……

  當然,我得和曾梵志賭一下:

  如果有人把你的那個帶有“8”字發(fā)財含義造型的作品,在本屆香港巴塞爾博覽被買走?

  我一定給你篇寫個點贊的時評。

  藝術還能那樣投機嗎?

  本來不想再寫憤怒的文章了,做個佛系藝術評論家,但還是被這個作品激怒了。

  你這是那么有意忽略國內觀眾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