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新華時評:大師的背影彰顯文化自信的力量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8-02-06
享期頤之年,著等身之作,饒宗頤先生6日在香港逝世。這位學貫中西、涉獵廣博的一代國學大師,從甲骨簡帛到敦煌文獻,從經(jīng)學禮樂到文學史學,從藝術宗教到中外交往史,無不成就卓然。文化大師離去引發(fā)國人緬懷,其中有一位網(wǎng)友的感慨頗具詩意:“世上已無饒宗頤,天上又多文曲星”。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中國古人認為,星辰與文化有相似之處。與人生比,星辰亙古不熄,而文化影響力同樣恒久致遠,我們憑借星辰了解時節(jié)和方位,我們運用文化增長智慧和才干。老子孔子的容貌難以推測,而《道德經(jīng)》和《論語》還在我們案頭;春秋戰(zhàn)國的竹簡鳳毛麟角,而諸子百家學說至今流傳;宮闕萬間已然化作黃土,而唐詩宋詞依舊朗朗上口。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文化大師們無疑是燦爛的群星。古往今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部文化發(fā)展史,而一部文化發(fā)展史,從某種角度上講也是一部文化大師史。文化有如浩瀚的大洋,匯聚了每一代人、每一個人的心力,而文化大師則更像大江大河,集結起涓涓細流,直入東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周雖舊邦,其命惟新”,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而中華文化則為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縱觀中國歷史,文化大師們往往歷經(jīng)艱難而百折不回,治學不倦,弦歌不輟,賡續(xù)了文化傳統(tǒng),維系著文化命脈。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參詳近代以來文化大師的奉獻,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著堅定的文化自信。這種自信來自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來自對中國傳統(tǒng)的精通。由此而生發(fā)的愛國、愛鄉(xiāng)之情,使他們盡管處在外患深重、國脈如縷時,也不改初衷,堅信中華有重光之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r/>
  歷史告訴我們,國家興旺,文化必會昌盛。然而,文化昌盛需要時間涵養(yǎng),更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獻。只有充滿文化自信的人,才能無怨無悔地投身于社會建設?!敖酱胁湃顺觥?,大師已逝,我們不但要珍視他們的學術成果,更要珍惜他們的文化自信,這才是大師們留給后人最為寶貴的財富。大師的背影,彰顯文化自信的力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