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沒有交易所就沒有產業(yè)市場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9-11



如果沒有藝術品交易所,老百姓就不會來,老百姓的錢就不會進入這個行業(yè),社會資本也不會進入這個行業(yè),那支撐這個市場的就總是那少數(shù)的、反復出現(xiàn)在媒體封面和紅地毯上的大人物。

  2017年1月9日由證監(jiān)會主持的清理整頓各類交易所部際聯(lián)席會議,對全國范圍內的文化產權交易所進行新一輪的清理整頓;緊接著在7月14日至15日,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設置了意義重大的新機構“金穩(wěn)辦”,自此金融行業(yè)進入深度變革期。在此期間,全國范圍內的文交所都進入了整頓期,尤其是占據(jù)文交所半壁江山的郵幣卡交易,更是遭受嚴寒——8月清整聯(lián)辦印發(fā)2017年《郵幣卡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專題會議紀要》49號文,直言郵幣卡交易“大多存在欺詐、坐莊交易、操縱價格、客損分成等行為,涉嫌嚴重違法犯罪”,標志著交易所行業(yè)大洗牌的來臨,意味著“干炒時代”的結束。當然,這也讓很多人對交易所有了更多誤解。

  然而問題歸問題,如果沒有交易所,文化產業(yè)只能是紙上談兵,更不要說2020年文化產業(yè)成為國民支柱產業(yè)。

  以投資帶動、刺激消費

  我們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先搞清楚“文化產業(yè)市場”到底是什么意思,避免以偏概全、見樹木不見森林。同時,我們也要搞清楚“交易所”在產業(yè)中的真正職能和價值是什么。我們今天談的“藝術市場”已經不僅僅是改革開放初期的畫廊和拍賣行了,而是更多地意味著“藝術產業(yè)市場”:除了專業(yè)收藏市場,還包括大眾投資市場、資本市場、大眾消費市場。

  收藏市場是傳統(tǒng)的圈子市場,進入這個市場的人是“懂藝術”的“玩家”,今天我們看到的經常出現(xiàn)于各大拍賣場和畫廊的大買家,其實都屬于收藏市場。收藏市場雖然各個單價很高,但增量很慢,需要長期試錯、學習才能進入這個圈子的市場。

  與收藏市場對應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興起后藝術品電商常提的大眾消費市場,其針對的是中國龐大的百姓消費,一旦真正激活,那將是一個絕對龐大的新產業(yè)市場——只不過,在今天的經濟形勢下,單靠“平價”并不能激活這個市場,藝術品還遠未成為生活必需品,“藝術下鄉(xiāng)”的局面仍然有待時日。

  以上兩個市場本質上都是“消費市場”,只不過收藏市場是高端消費,大眾市場是平價消費。消費市場是產業(yè)的根基,但如何有效開啟又是另一個問題。在當今中國的特殊歷史背景下,比較務實的策略是以投資市場帶動、刺激消費市場——在人民幣持續(xù)增發(fā)、實體經濟面臨低谷的時期,“利益”比說教更能刺激藝術產業(yè)市場——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可以作為參照。

  “投資市場”面對全體大眾以及過剩的社會資本,參與者的其訴求是分享藝術品的增值、獲取回報;而不單純關乎思想深度和審美趣味。這兩個市場的邏輯和路徑是不同的,思維方式也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開啟中國的藝術產業(yè)市場。

  以上是我們討論文交所的前提和共識,如果不認同這個共識,“討論”終究會變成“爭論”,這也正是今天我們討論文交所時面臨的真實狀態(tài)。

林波 《退潮》油畫 80×100cm 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藝術銀行”合作藝術家作品林波 《退潮》油畫 80×100cm 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藝術銀行”合作藝術家作品
  藝術品投資如何落地

  大眾投資市場、資本市場看待藝術品的重點,是將其看做一種資產,只不過這是一種特殊的、具有思想價值的資產;與其對應的藏家市場,卻將藝術品視為思想價值、文化情懷的載體——實際上藝術品兼具這兩種價值,所以我們常說藝術品兼具投資和收藏價值。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求同存異”,避免極端,而之前短暫的藝術市場歷史已經證明,將藝術品任何屬性極端化的商業(yè)模式都會失敗。

  藝術品理論上具備投資價值,但要將其落地可執(zhí)行,必須解決一個關鍵問題:藝術品成為一種公認資產,而不是理論上的資產。所謂資產,通俗理解就是大家都認可的、相信的財富。因此,商品要成為資產,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共識條件:產權清晰、市場反復交易定價、未來增值空間的數(shù)據(jù)化、信用化,以及流通場所(可參考國際上對“資產”的定義)。

  交易所的產生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任何一個成熟的產業(yè),都有對應的交易所,文化產業(yè)也不例外。

  交易所本質上是一個金融場所,它的設立需要審批和資質,它的運行受到相應法規(guī)和有關部門的監(jiān)管,從信用程度上來說,一個合規(guī)合法的藝術品交易所比任何一家傳統(tǒng)的拍賣行、畫廊和一名個體經紀人的信用都要高。通俗一點說,只有合法合規(guī)的、被認定為“資產”的藝術品才能準入交易所,才能讓廣大“不知水深”的百姓們參與投資。所以,文交所不是一個銷售、買賣的場所,對交易所而言,買賣只是表面手段,資產定價、增值數(shù)據(jù)、流通性才是目的,而且這都是傳統(tǒng)消費市場無法取代的功能。

  交易所該如何“玩”藝術

  交易所準入的藝術品,通過反復交易產生大量價格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具有連貫性,能夠可視化為曲線,并且基于法律和監(jiān)管以及第三方提供的后臺(比如常見的、與股票交易同樣的恒生系統(tǒng)),后臺數(shù)據(jù)不能人為更改,這也是為什么交易所的價格更有信用的原因。

  通過大量交易,無論藝術家的價格漲跌,還是藝術家有沒有增值,實際上都完成了對藝術家的“定價”——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價”,是真金白銀、萬千百姓用自己的錢投票產生的價格,你可以不認同,但你無法否認這種“商業(yè)民主”的機制,這是一切資產定價的原理和手段,我們向往的社會資本也只認這種手段定出來的價格。

  在交易所這種機制中,藝術家和大眾建立了一種相互制約的、共生的平等關系:藝術家如果欺騙大眾、謊稱自己的價值;那么市場會把虛高的價值拉下來,大眾投資者就會吃虧;而作為欺騙大眾的代價,藝術家收獲的是一條不斷走低的曲線,這足以讓眾多社會資本敬而遠之,如果想重拾信用,就必須做些實實在在的努力,獲取民心。

  在目前普遍高喊道德、節(jié)操的藝術行業(yè)內,文交所是筆者看到的唯一一種相對平等的機制。

  簡言之,如果沒有藝術品交易所,老百姓就不會來,老百姓的錢就不會進入這個行業(yè),社會資本也不會進入這個行業(yè),那支撐這個市場的就總是那少數(shù)的、反復出現(xiàn)在媒體封面和紅地毯上的大人物——問題是即使把他們的所有錢都湊到一起,也成不了一個“產業(yè)市場”。

  當然,至于自天津文交所直到今日郵幣卡交易所出現(xiàn)的各種亂象和問題,不能回避,必須整治。不過,這是“人”的問題,不是“交易所”的問題,是短視而急功近利的機構沒有理解交易所的正確用法而導致的問題,作為一個當代智人,我們的從業(yè)同仁需要重視、反思“交易所”這個產業(yè)工具,思考接下來如何使之發(fā)生正向的產業(yè)作用,切勿犯“飯不好吃砸了鍋”的低級錯誤。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