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院校動態(tài)

美術納入中考會對未來藝術市場格局有哪些影響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16



近日全國兩會召開,會議中對青少年“美育”的討論成為代表委員們的熱議話題。而今年開始,江蘇已經(jīng)陸續(xù)試點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評價制度,音樂、美術考核結果將計入中考總分。這一政策一旦鋪開實施,將對未來藝術市場有著巨大潛在影響。

  中外美育機制的差異

  在這個話題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對比下中外美育機制的差異。首先得先考慮美術教育思想的一個根本問題,“美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按照美國美術教育家查普曼的研究,西方美術教育在本世紀主要基本目的有三:一是個人愿望的滿足,二是文化遺產(chǎn)的傳遞,三是藝術社會角色的確認。西方現(xiàn)今的藝術哲學普遍將教育作用和認識作用合二為一,審美作用則是令其生效的媒介。但是無論專業(yè)還是非專業(yè)的美術教育,今天的西方藝術哲學都認為,藝術的主要功能是交流作用,即傳達與傳遞作用。

  國內的美術教育體制,卻還處在早期工業(yè)化階段,表現(xiàn)為對分工的強調和對標準化的專注。如國內的美術學院大都劃分為油畫系、國畫系、雕型系、版畫系,內容是傳教專業(yè)的技術,當然歐美的美術院校也有類似的劃分,但是,更強調各專業(yè)的綜合。如凡以繪畫為手段的,就叫繪畫系;以三維空間為手段的,叫雕塑系;還有以及其他以實踐為主的科系。在以理論為主的科系中,國內似乎只有美術史系或稱史論系,但是在西方,至少還有美術治療系,以及比較美術系等。

  再來,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藝術教育系統(tǒng)體現(xiàn)出以下幾個優(yōu)勢:第一,不管將來是否從事藝術行業(yè),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藝術并參加高考——這就規(guī)避了中國“喜歡藝術卻在學校學不到”、“學了藝術就只能讀藝術”的現(xiàn)象,也很大提高了全民藝術素養(yǎng);第二,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由創(chuàng)作藝術品,發(fā)展技術的同時還要兼顧學術——這當然比千人一面的素描、色彩要更符合藝術家自由的特質,也避免了學生因忽視創(chuàng)意和理論往“畫匠”的方向發(fā)展;第三,作品集、個人簡介與面試的存在加大了選拔的復雜程度——這使得學校在錄取學生時能夠直觀且綜合地考慮學生與專業(yè)的匹配程度,盡量防止出現(xiàn)“不懂也報名”、“不喜歡卻被迫報名”等情況。

  此外,著名批評家、藝術史學者呂澎表示,西方的美術館機制非常健全,能夠通過眾多高水平的展覽,幫助學生比較完整地把握藝術史脈絡。對于藝術管理、藝術市場、公共教育等領域而言,西方國家成熟、完整的藝術生態(tài)鏈條,也提供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專業(yè)指導。

  中國學生鑒賞能力的缺失

  而這些差異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當下中國人鑒賞能力的缺失,這也就是為什么如今有那么多人參觀藝術展時會露出一副看“天書”的神態(tài),更別說要像國外一樣大力推動藝術消費了。

  在國外藝術的普及率很高,不僅藝術館對學生免費開放,學校也會定期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寫生、學習,而這一點是中國所缺失的。這也致使中國學生的鑒賞力明顯不及國外學生。且不說有多少孩子能夠在踏春后畫出眼中所見美景,能在美術館里能欣賞和看懂美術作品的就不多,而能對中國或是西洋美術史有基本了解,對各個朝代的畫家說出一二的更是鳳毛麟角。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的美術教育出了問題。而導致這一根本性的原因就是藝術史知識的缺失。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很有感觸地說:“人類只有在青少年時期接受藝術教育,才能形成健康的藝術觀念和欣賞習慣,這種觀念和習慣是成年后無法再彌補的?!弊鳛樗刭|教育的一部分,我們的美術教育雖然從幼兒園到中學一直都有,令人遺憾的是,效果卻并不理想。因為主課成績仍然是考核學校和老師的標準,就很難指望學校能在“主要”學習之外再來關注美術教育,想想當我們學生時代有多少美術音樂課讓位予語數(shù)外。

  直到今年,中考改革正式提上議程,藝術鑒賞能力也終于被重視。此次改革的內容,對藝術的要求并不是選拔考試,只是基本素質考試。全國人大代表、淮安市教育局局長張元貴說:“只要孩子三年初中上好課就可以了,只要按要求上課,就能夠過。”所以此次改革更多的是藝術史的普及,讓學生能夠對藝術有基本的鑒賞水平。

  藝術納入中考將會為未來藝術市場格局帶來哪些改變呢?

  首先肯定的是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而鑒賞能力的提高對藝術市場發(fā)展帶來最直接的影響便是促進藝術市場的消費,尤其是一級市場。中央美術學院(微博)教授趙力提出,“藝術品消費、藝術品收藏和藝術品投資或將成為未來5年的三駕馬車,而在后兩者總體處于低迷的狀態(tài)下,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里,藝術品消費或許會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未來的轉型和結構,改變過去以收藏市場或投資市場為主要屬性的狀況?!壁w力認為,這種改變會使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一個具有廣泛參與度的大眾化市場,博覽會的交易、畫廊的交易會成為未來市場增長的力量,并且進一步擴張成為市場交易份額的顯性表現(xiàn)。而大眾化市場必須是藝術普及后所帶來的狀態(tài),這就基于下一代學生的藝術教育。

  其次,鑒賞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大眾正確分辨藝術的優(yōu)劣性,排除掉如今藝術品市場價值虛有的泡沫,使市場回歸到健康的運作中。如果說以前藝術品市場價值的評判標準是藝術研究人士、藝術批評家、藝術媒體說的算,那未來這個話語權將會回歸到買家手中。

  第三,新藏家會越來越多。可以看到如今許多留學海外的富二代搖身一變都成為了新藏家。這一類藏家有別于過去的“土豪”。作為經(jīng)濟改革的第二代受益人,他們通常接受了較好的教育(往往是在國外),有些甚至在主修商業(yè)、金融或其他學科的同時,還學習了藝術史。比如南京四方美術館的少東家陸尋,以及在上海投資畫廊和創(chuàng)立ART021博覽會的周大為。他們熱愛藝術、收藏藝術,并且還從事著藝術相關行業(yè)。他們能很快對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產(chǎn)生“藝術性”的判斷。而在未來,中國的藝術教育提升,國民素質增強,將會有更多這樣的新藏家加入到這隊伍中來。

  此外,鑒賞能力的提高也會使未來美術館、博物館的客流量大幅度的提升,且是有意識的在欣賞展覽。全民藝術普及這一點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結語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人民物質水平的顯著提高,在物質生活的支撐下,精神方向也要有所提升。中國教育的此次改革,對于美術教育上,對于未來藝術市場的發(fā)展,都是一次重要的探索與突破。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