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玉器的發(fā)展貫穿了中華文化史的全過程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6-12-09



中國玉器產(chǎn)生于遠古人類的新石器時代,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者?!敝袊鴤鹘y(tǒng)文化的極具本質性的特征是陰陽二元文化及其“中和”思想。而“陰柔”又是它的主要文化內涵。玉的本質是堅利、厚樸和溫潤,而溫潤(陰柔)是其特質。因此,玉和玉器的文化內質,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相一致。玉器的產(chǎn)生、發(fā)展,貫穿了中華文化史的全過程。

  由于歷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審美情趣和風俗習慣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個時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題風格也是各不相同,千姿百態(tài),競相爭艷。

  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質自然之美、造型之美、雕琢工藝之美及內在蘊含之美。而西周玉配飾不論是在選材用料上,還是雕琢手法上;不論是形象刻畫上,還是審美情趣上都具有獨特的時代特色,對后世影響很大,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玉雕藝人的聰明才智。

  西周龍形玉佩(圖1),直徑4.5厘米,厚0.6厘米。玉呈青色,表面有灰白沁,扁圓體,器表光潔,中部穿一圓孔。璧面雕飾一條蟠曲的龍紋,龍“臣”字眼,張口吞尾,尖牙鋒爪,形態(tài)生動。龍身以重環(huán)紋為主飾,輔飾卷云紋和勾連紋。線條繁縟流暢,刀法犀利,形制規(guī)整,紋飾布局整齊,琢磨較為精致。

  西周鳳鳥紋玉佩(圖2):長2.8厘米,寬2.8厘米,厚1厘米。玉呈青白色,沁有黃褐色斑,體扁呈正方形,兩面微有突起弧度,玉璧中部有一穿孔,為桯鉆而成,如喇叭形。四周均出棱脊,雙面均刻有形制相同的鳳鳥紋。鳳鳥勾喙,圓眼,展翅,尾羽上翹,蟠曲回旋至鳳喙,紋飾多以弧形斜切線和較細的陰線相配合的技法,勾勒雙線輪廓,頗為精致,璧形方圓,乃西周玉璧中少見之特殊造型。

  西周玉玦(圖3):直徑6.1厘米,厚0.2厘米。玉質青白,色澤溫潤,包漿柔和,褐色沁深入玉質內部。體扁平,環(huán)形,一側有一缺口,與中間圓孔相連,缺口可見明顯的切割痕跡,圓孔上大下小,為單面鉆成。線條打磨圓潤,打孔手痕跡明顯,外大內小,在中間圓孔一側有一對穿小圓孔,可用來佩系。器表研磨光滑,光素無紋,色白油潤,光滑細膩。

  西周玉鐲(圖4):通高2.8厘米,直徑5.5厘米,璧厚0.5厘米。青玉質,侵蝕較嚴重,整體呈雞骨白,局部沁有土斑點。器呈圓筒形,中空,器身中部束腰,素面無紋。造型簡單,琢磨、拋光均十分細膩,器物表面光潔明亮。

  西周弦紋玉鐲(圖5):通高2.8厘米,直徑7.5厘米,璧厚0.5厘米。侵蝕較嚴重,整體呈灰白色,局部沁有褐色斑痕。器呈圓筒形,中空,器表自上而下等距飾三組凸起弦紋,每組凸弦紋由疏密相間的,極細的三條細凸弦紋組成。兩面的線紋基本對稱,距離相等,深淺相間,線條婉轉流暢,打磨精細,拋光細膩。

  西周玉配飾在工藝特點和藝術風格上將繁復與簡潔,粗獷與洗練,流暢與稚拙,精雕與細琢的立體感和大刀闊斧的動態(tài)感,相互交織,完美融合,構成了西周玉器雕琢的基本技法,可謂巧奪天工、千姿百態(tài)。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