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fā)現

山西發(fā)現罕見金代“龜形”墓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5-10-09
太原10月4日專電(記者王學濤)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山西沁縣上莊村搶救性發(fā)掘了一座金代仿木構建筑的磚室墓,平面形狀為龜形,較為罕見。出土的仿木構建筑磚雕、21幅孝行磚雕、紅綠彩瓷缽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白曙璋介紹說,今年4月山西沁縣上莊村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時發(fā)現一座古代磚室墓,隨后考古工作者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發(fā)掘。此墓為一座仿木構建筑的磚室墓,疊澀攢尖頂。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及耳室組成。墓室呈八邊形,五個耳室分別在墓室正北、東北、東南、西南及西北方向,整體平面形狀為龜形。
  據了解,墓葬全部用磚疊砌,墓頂至墓底通高4米。墓室內八壁中,除正北壁沒有孝子故事磚雕外,其余七壁上均砌有三個框格,框內嵌孝子故事磚雕,共有二十一個框格內嵌飾孝子故事人物磚雕。其磚雕為模制,未施彩繪,有部分磚面刻有題榜。
  此外,墓葬出土陶、瓷、銅、磚等各種質地隨葬品共18件,分別是瓷碗4件、瓷缽5件、瓷罐2件、瓷燈盞3件、陶罐1件、銅簪1件、棋盤方磚2件,瓷器占多數,其中一件紅綠彩瓷缽,考古工作者認為它可能與長治地區(qū)古代著名民間瓷窯“八義窯”有一定關系。
  白曙璋介紹說,墓葬沒有發(fā)現紀年相關文字,根據墓葬形制、磚雕及隨葬器物判斷,此墓的年代下限應在金代中后期。根據人骨出土情況分析,此墓應是遷葬墓,且使用時間較長,可能是幾代人共同使用。
  考古工作者認為,該金代墓葬形制罕見,仿木構建筑磚雕,做工考究,嚴絲合縫,對研究中國古代木構建筑具有重要價值;出土的21幅孝行磚雕是當時社會葬俗流行的表現形式,對研究當時社會風俗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此外,出土的瓷器對相關瓷窯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