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對藝術批評的批評 :藝術評論中的四患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5-07-30
前不久看到一組文章,尤以學者河清談當代藝術和民營美術館問題旗幟鮮明,引起業(yè)內(nèi)廣泛熱議。這里想借由此事,議一議多年來存在于藝術批評和評論中的 “四患”問題,即東拉西扯、生搬硬套、博人眼球和空洞浮夸。這“四患”游蕩在展覽、畫冊、書刊,以及大大小小的研討會、演講會上,不僅于審美無補,而且也 模糊了藝術批評和評論的意義。不辯不明、不吐不快。

  首先說東拉西扯,這是指一些評論文章游離于評價對象、游離于要討論的問題,作者行文隨興、東拉西扯,無視評介對象,偏離評論目標,丟失了評論的 基本功能。比如,最近就看到一篇談水墨的文章,全文大約有60%的篇幅都在講作者本人的想法,提及對象的文字不足三成。而就在這三成文字中,作者也是心不 在焉,沒有對對象做深入細致的分析。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并非無名之輩,評論對象也是很有名氣的人。這樣的言詞松散、邏輯混亂的文章,出自“名家”之手,難道 是一種派頭?

  其次是生搬硬套,一些文章作者喜歡用晦澀的外來理論或模糊的古代術語評介對象。比如,現(xiàn)在講到國外就不免提一些史學家或美學家的片言片語;講到 古今就不免談“禪”說“道”。一些言論有時不僅非常牽強,甚至榫不對卯,除了自娛自樂,沒什么批評作用。按理說,運用既有理論分析評價作品是藝術批評的本 分,這是很平常的,但古代術語有特定的內(nèi)涵和語境,外來理論也是如此,不能削足適履地套用,更不能牛頭不對馬嘴地亂用,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樣運用理論工具, 才能揭示藝評對象的問題、特點與價值來??上в行┤酥幌矚g掉書袋,以為有了古人或洋人的背書文章就有分量了,這也未免太教條。

  再次是博人眼球,這是指一些藝評人好出驚人之語、好用偏激之詞來評介對象,有時甚至用民粹的、粗俗的,帶有誤導性的言論來批評對象。這種好勇斗 狠的文章看似很有個性,但冷靜下來仔細閱讀,便可看到作者的粗疏,特別是對歷史文化、經(jīng)濟社會的膚淺認識,不足以支持他的驚人之語。比如河清的文章《不要 被奇奇怪怪的當代藝術忽悠》一文中對于西方當代藝術里博伊斯和杜尚的評價。而一些有才華的人一旦染上這種習氣,毛病就來了,除了脾氣越來越大、說話越來越 辣,再難見到客觀冷靜的真知灼見了。事實上,語不驚人死不休并沒有錯,但要用在精深的研究和精準的評論上,并非說話越狠就越有水平。

  除了以上這三種毛病外,第四種毛病是最常見的空洞浮夸,這是指一些評論或藝術訪談文章總喜歡給人戴高帽子,或者用看似華麗但空洞無物的套話做鋪 陳,字里行間充滿了一驚一乍的氣息,“大師”、“巨匠”滿天飛,“精品”、“絕品”張口就來。這種輕率的、缺乏研究的溢美之詞,不僅是廉價的、無聊的,而 且是庸俗的、缺乏自信的,甚至是有害的。因為它令藝術評論失去了嚴謹,令藝術標準無足輕重,難以得到普遍的認可與尊重。而更可悲的是這些“辭藻漂亮”的文 章還很有市場,這樣的評論報道還大行其道,真不知是什么緣故,是評論的不幸,還是媒體的不幸。

  可疑的是,在新人越來越多、作品越來越多、展館越來越多、藝術市場越來越紅火的今天;在觀眾、讀者、藝術界同仁,以及藝術傳播工作者,乃至從事 藝評活動的人也非常希望看到中肯、實在、睿智、有分量的文章,以便能夠領略藝術之美、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之不足的當下,為什么“四患”還會到處流行?問題出在哪里、 原因又是什么?

  很顯然,這與藝評人的結構和評論活動的現(xiàn)實處境有很大關系。從人員結構看,目前從事藝評工作的主要有四類人。一類是美術專業(yè)出身的科班人士。由 于以前的史論專業(yè)不受重視,加上長期以來史論研究嚴重滯后,這部分人除了老一輩有幾個權威外,新一輩還沒有接上茬。一類是從文史哲等學科轉(zhuǎn)行過來的人。這 兩類人現(xiàn)在擔當著藝評人的重要角色。另外還有一類是策展人,其中能寫文章的也會客串藝評人的角色。再有就是藝術家,其中勤于思考又能寫文章的也會客串藝評 人的角色。從這個結構中不難看出,現(xiàn)在真正訓練有素,有涵養(yǎng)、有閱歷、有修為的藝評人是非常稀缺的。

  再從處境看,現(xiàn)在原生性、首發(fā)性的評論主要出現(xiàn)在藝術展覽的導言、展覽畫冊,以及畫廊或藝術家自費印刷的圖錄上。出現(xiàn)在這種地方的文章,不乏托 請之作,要做到客觀、超脫、準確是有難度的,最圓滑的辦法就是東拉西扯。另外,在一些專業(yè)刊物上也有,因扭曲的論文考核制度影響了文章風格,掉書袋成了時 髦。而在傳統(tǒng)報刊及新媒體上,更多地傾向于對藝術事件的報道,對人物的訪談以及跟進性評論與批評。其中,活躍著不少媒體人的身影。而標題黨和散文詩式的 “頌歌”蔓延,讓人不知所措。除此之外,在有些研討會上也會傳出一些新思想、新成果。但這是小眾部分,很少進入大眾視野。

  從以上情況不難看出,為什么現(xiàn)在有好些評論或批評是游離于對象、游離于作品的。為什么難得見到肯花時間對評論對象做仔細研究的人,難得見到真下 功夫的文章,難得見到鞭辟入里的洞見和點破要害的觀點。而一些博人眼球或虛誕無稽的言論之所以能夠招搖過市,不僅反證了藝術批評的蒼白,也說明了客觀、科 學、真誠的批評是多么稀缺。

  當然,評論界的情況也不都是這樣不堪。這里只是針對存在的問題做分析。在藝術評論界,現(xiàn)在也有用功者,也有扎實的研究,有值得仔細閱讀的成果,需要發(fā)揚光大。不過,那需要另外行文來分析研究介紹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