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北大考古系學生赴伊考察古跡 評:精神可嘉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5-07-21
澎湃新聞報道,日前被伊拉克警方誤作極端分子逮捕的北大學生劉偉(化名)將很快釋放。據(jù)悉,劉偉此行只是進行考古旅游。劉偉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生。他本人非但與極端組織毫無關系,這趟前往伊拉克旅游,恰是擔心當?shù)匚奈镞z址遭受破壞。他在網上曾發(fā)過一條“狀態(tài)”:“尼尼微城、哈特拉城、尼姆魯?shù)鲁恰⒒魻栺R巴德城已都被夷平,估計下一個就是亞述城了……這下尼尼微省就真被清零了?!彼难哉Z之間,流露出對文物遺址遭遇滅頂之災的沉痛和惋惜之情。
  看到這些,不由讓人對這位同學既欽佩又羨慕。有這種向往與愛惜古文明的心已屬罕見,像他這樣敢于冒險去追尋自己的愛好,更加不易。雖說他的行為不宜模仿,但他的勇氣和精神卻值得贊揚。這就叫真愛呀!世界很大,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出去看看,許多人更不知道出去后該看些什么。每年大小長假,國內各大景區(qū)人滿為患,特別是一些熱門風景區(qū),擁擠不堪,嚴重超負荷運作。倒不是說這種旅游層次太low,而是想說,國內值得一游的好去處實在不少。
  我到每個地方,首先想去的不是風景名勝,而是地方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是了解地方史的一個重要窗口,經常有令人意外的“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名人墓地、故居,也是追思前賢、陶冶精神的好地方。有一年我到廬山,專程拜謁陳寅恪墓。陳寅恪墓雖在熱鬧的廬山景區(qū)內,卻是人跡罕至。像劉偉這樣,把專業(yè)背景與旅游愛好、實地考察相結合,自然不是普通的旅游觀光。
  劉偉對專業(yè)的熱愛,也令人感動。考古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知識必須和田野考察相結合,才可能出成果。民國時期曾任北大代校長、長期主持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傅斯年曾有一句名言:“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是對考古學的形象注釋??脊乓彩且婚T坐冷板凳的事業(yè),必須耐得住寂寞。比如奠定中國考古學科基礎的殷墟考古挖掘活動,在甲骨等文物出土后,有些學者更是花費了大半輩子整理研究。如果不是出于對考古的熱愛,很難做到這一點。
  劉偉冒險考察遺址的意義,并不僅限于考古專業(yè)。從他身上,讓人依稀看到司馬遷所提倡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精神。這句話堪稱歷代讀書人的座右銘,在今天仍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介紹稱,他除了利用暑假出國,也已經走遍了中國500個縣城。這顯然不是光憑金錢或對旅游的愛好就能做到,更不能說是不務正業(yè)。一個人讀書除了學習知識、養(yǎng)浩然之氣,也應發(fā)揮所長、學以致用?!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在為日后踏入社會、經世濟用進行充分的準備。
  考古是與歷史對話的一種方式,也是觸摸文化的一種路徑。只有真正的考古愛好者,才能成為人類歷史與文化的代言人。雖然至今還不知道劉偉真名是什么,但這并不妨礙我對他的贊賞。愿他早日平安歸來,也希望他以后在保證個人安全的情況下外出考古。期待在考古以及其他學科領域,出現(xiàn)更多像他這樣具有專業(yè)精神的人才。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