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末代皇帝溥儀販賣故宮國寶驚人內(nèi)幕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5-04-30]
清遜帝溥儀4歲即皇帝位,在位僅3年,宣統(tǒng)王朝便土崩瓦解。但溥儀卻在此后一直生活在紫禁城北部的小朝廷中,宣統(tǒng)年號一直在這里使用,因此,從1909至1924年11月溥儀出宮,這15年的宣統(tǒng)時期,溥儀從一個孩童成長為一個青年,滿懷復(fù)興帝業(yè)的“壯志”,大量宮廷字畫、書籍、珍寶便在這一時期流失宮外。
流失宮外的珍寶古物,至今還沒有一份翔實的統(tǒng)計,估計數(shù)目驚人,其價值也無法估量。
流失出宮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溥儀“賞賜”,二是“攜帶”出宮。
“賞賜”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門。從溥儀這一方來說,分主動和被動兩種情形。主動賞賜是指溥儀有意為之的,賞賜的是皇親,目的是為復(fù)興帝業(yè)積累資金。溥儀曾以“賜賞”的名義賞賜兩位伴讀,即皇弟溥杰、堂弟溥佳等大量的字畫書籍。被動賞賜是指溥儀身邊的師傅、近侍、政客等人以各種手段獲得的賞賜?!皵y帶”出宮的宮廷古物,各種情形都有,數(shù)目無法統(tǒng)計。
溥儀主動“賞賜”溥杰、溥佳珍寶古物,實際上是一起有預(yù)謀、有計劃的盜竊活動。生活在紫禁城小朝廷的溥儀很清楚地知道,他已經(jīng)不是這里的主人,過不了多久就會被趕出這座皇宮,一旦離開這里,一切的費用怎么辦?這樣,宮中珍寶古物便成為遜帝盜賣的目標。盜運出宮的活動是從1922年開始的,挑的是宮中最為昂貴珍稀的古版書和歷朝名人字畫,古版書以宋版為主,名人字畫主要是好攜帶的手卷。這批盜運出宮的書籍、字畫,頗費了溥儀的一番心血,也歷盡了周折。
當時宮內(nèi)各處所存的古物,都由專人保管看護,有賬冊登錄在溥儀和胞弟溥杰及二位胞妹案。如果溥儀要賞賜某人某宮物品,需要在某宮賬冊上登錄,載明物件名稱、賞賜時間和賞給何人,還要到(內(nèi)務(wù)府)司房登記,開具條子才能出宮。溥儀便想了一個自以為巧妙的辦法,將古物分批賜賞溥杰、溥佳,讓他們每天下學出宮時帶出宮廷。
溥儀、溥杰、溥佳等在一起多次商討,認為宮里不能居住時,惟一的安全地方就是天津租界——在1922年前后,北京正受戰(zhàn)火威脅,溥佳的父親恭親王載濤就在天津英租界13號路購買了一所樓房以備溥儀不時之需。
溥儀這樣寫道:
溥杰比我小一歲,對外面的社會知識比我豐富,最重要的是,他能在外面活動,只要借口進宮,就可以騙過家里了。我們行動的第一步是籌備經(jīng)費,方法是把宮里最值錢的字畫和古籍,以我賞賜溥杰為名,運出宮外,存到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去。
溥杰每天下學回家,必帶走一個大包袱。這樣的盜運活動,幾乎一天不斷地干了半年多的時間。運出的字畫、古籍,都是出類拔萃、精中取精的珍品。因為,那時正值內(nèi)務(wù)府大臣和師傅們清點字畫,我就從他們選出的最上品中挑最好的拿。
我記得的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墨跡《曹娥碑》、《二謝帖》,有鐘繇、僧懷素、歐陽詢、宋高宗、米芾、趙孟、董其昌等人的真跡,有司馬光《資治通鑒》的原稿,有唐王維的人物、宋馬遠和夏珪以及馬麟等人畫的《長江萬里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有閻立本、宋徽宗等人的作品。古版書籍方面,乾清宮西昭仁殿的全部宋版、明版書的珍本,都被我們盜運走了。運出的總數(shù)大約有一千多件手卷字畫,二百多種掛軸和冊頁,二百種上下的宋版書。
溥儀既賜賞溥杰,也賜賞溥佳。1922年起,溥杰、溥佳每天下學后就帶一包賞賜物出宮。溥佳曾這樣回憶:
當時,我們想了一個自以為非常巧妙的辦法,就是把這大批的古物以賞給溥杰為名,有時也以賞給我為名,利用我和溥杰每天下學出宮的機會,一批一批地帶出宮去。我們滿以為這樣嚴密,一定無人能知。可是,日子一長,數(shù)量又多,于是引起人們的注意。
不久,就有太監(jiān)和宮伴(宮內(nèi)當差的,每天上學時給我拿書包)問我:“這些東西都是賞您的嗎?”我當時含混地對他們說:“有的是賞我的,也有修理之后還送回宮里來的?!笨墒情L期以來,只見出,不見入,他們心里已明白大半,只是不知道弄到什么地方去了。
這批古物運往天津時,又費了一番周折。這些書籍、字畫,共裝了七八十口大木箱,體積既大,數(shù)目又多。在出入火車站時,不但要上稅,最害怕的是還要受檢查。恰巧當時的全國稅務(wù)督辦孫寶琦是載掄(慶親王載振胞弟)的岳父。我找了載掄,說是醇王府和我們家的東西要運往天津,請他轉(zhuǎn)托孫寶琦辦一張免檢、免稅的護照。果然很順地把護照辦妥,就由我把這批古物護送到了天津,全部存在十三號路一六六號樓內(nèi)。
這批書畫古籍在清室善后委員會成立后點查毓慶宮時發(fā)現(xiàn)了“賞溥杰單”,公之于世,這才大白于天下。清室善后委員會稱這批東西“皆屬琳瑯秘籍,縹緗精品,天祿書目所載,寶籍三編所收,擇其精華,大都移運宮外”。這批珍貴的稀世珍品書畫古籍運到天津后,陸續(xù)變賣了幾十件——購買的人以超乎想像的低價購得如此珍貴的宮藏稀世奇珍,真是喜出望外。偽滿洲國成立后,日本關(guān)東軍參謀吉岡安直又把這批珍品全部運往東北。
偽滿皇宮也是仿照中國歷代宮廷的樣式,宮殿建造得像模像樣,坐北朝南的宮殿,呈庭院式結(jié)構(gòu)。皇宮向南,有兩座大門,但正殿同德殿前的大門一直關(guān)閉著,只開西邊的大門,然后再從西面的興運門入院,門左側(cè)便是宮內(nèi)府,尚書府也在這里。
中和門是偽滿皇宮的內(nèi)外分界點,以北為辦公區(qū),稱為外廷;以南是溥儀的生活區(qū),稱為內(nèi)廷。勤民樓在外廷,緝熙樓在內(nèi)廷,后蓋的同德殿在外廷,這些都是極重要的宮殿建筑——勤民樓是溥儀辦公和接見客人的地方,同德殿是溥儀生活、學習和會見客人的場所,偽滿的藏書樓就坐落在這里。
溥儀對于學習一直不很用心,也不大入門,但他對古版書籍和古董文物珍寶卻有偏好,甚至有時很入迷。偽滿初年,在皇宮西花園內(nèi)專用三間大瓦房裝貯珍貴的古物和書籍,滿滿當當?shù)?,人在屋?nèi)很難轉(zhuǎn)身。同德殿修成后,在后院增建了兩層水泥樓,專貯書籍珍寶——將存放在天津靜園的所有書籍、古物統(tǒng)統(tǒng)運到這里,這里便稱之為藏書樓。
據(jù)溥儀的遠房侄子、曾在宮內(nèi)府學習并陪伴溥儀的毓嵣回憶,從宮內(nèi)帶到天津再轉(zhuǎn)運到偽滿皇宮藏書樓的許多宋版、元版、明版、清版古書從運來入藏以后,溥儀很少有時間來此閱讀。偽滿垮臺、日本潰敗后,溥儀一行逃往大栗子溝時,匆忙中也沒有攜帶這些古書,損失了不少。國民黨占領(lǐng)長春時,張嘉璈任東北行營經(jīng)委會主任委員,曾接收偽宮宋版書13箱,后轉(zhuǎn)交國立長春大學圖書館保存,到1949年以后由東北大學接管,現(xiàn)存于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是館中最珍貴的善本。
溥儀閑來無事時,喜歡看藏書樓收貯的字、畫手卷或珍寶古玩。攜帶出宮的手卷古玩太多了,如晉王羲之《曹娥碑》拓片,是歷代宮廷奇珍,上有乾隆皇帝的印璽;王獻之《二謝帖》,系墨跡本,是罕見的珍跡;張瑀的《文姬歸漢圖》,乾隆曾認定為神品,上面鈐蓋有許多收藏章、鑒賞章;蘇東坡的《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手卷真跡,稱為二賦,是世間僅存的稀世之珍,僅上面鈐蓋的收藏印章就多達66個,還有元、明、清歷代名人的題跋,乾隆皇帝曾先后題跋三次,墨跡淋漓。還有馬遠、夏珪、馬麟等人的《長江萬里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徽宗的花鳥畫,以及鐘繇、僧懷素等人的手跡。這些作品,經(jīng)歷代皇帝、名人鑒定后鈐蓋印章收藏,上有乾隆的“古稀天子”和“天祿琳瑯”印,系清宮所藏真品。
毓嵣說,這批古物、古書,溥儀處有目錄,由嚴桐江掌管,溥儀指定要看什么,看管人員立即去取,看完后歸還原處。逃跑前,古書太多無法攜帶,就挑選了手卷中的精品,將最珍貴的裝成57箱,都是現(xiàn)釘?shù)陌啄景逑渥?,每箱長一米余,高五十厘米,寬四十厘米,全部運往大栗子溝,寄放于該處礦山株式會社、礦長住宅西頭的兩間房內(nèi);溥儀還隨身攜帶了一些珍寶,放在電影放映機的皮匣子里,包括乾隆皇帝的田黃石印以及黃金、白銀制品和鉆石、珍珠、寶石之類的古物珍寶。
溥儀說,這批古書、古物,日本投降后,就不知下文了。
毓嵣說,據(jù)他愛人回憶,大約11月,偽宮內(nèi)人員等待無望,就包租了一列小運轉(zhuǎn)火車,將所有宮內(nèi)眷屬和物品都轉(zhuǎn)移臨江,放在新租的朝鮮式旅館院內(nèi)。
從偽滿宮廷留下的《書籍簿》和《字畫簿》等賬冊中,可以清楚地了知其古書、字畫的收藏情況?!稌尽饭?冊,首冊是總目,其余3冊為細目。字畫類簿冊有《御筆手卷冊頁掛軸簿》1冊、《新舊手卷冊頁掛軸簿》1冊等。
偽滿宮廷的圖書,約略可分為三部分:內(nèi)廷藏書,為溥儀私有,大多為清宮古書;宮內(nèi)府藏書,為數(shù)很多;尚書府藏書,數(shù)量很少。
溥儀私人所有的內(nèi)廷藏書,有目錄4冊,首冊是《書籍簿》,為總目,第2至4冊為《書目簿》,是細目。書目著錄內(nèi)容很簡略,只簡單地寫出書名,許多書名也寫錯了,沒有版本項,少數(shù)寫出著者姓名,也沒有分類,看來是由知識有限的司房人員編寫。書目所列古書,共計820余種,34500余冊。對照近人陶湘所著《故宮殿本書庫現(xiàn)存目》,可知有十分之九的清廷殿本精品書籍轉(zhuǎn)運到了偽滿宮中,其余的便是宮藏的歷代古書珍本。
偽滿的內(nèi)廷藏書,主要有五大類:一是清代各朝皇帝的御制詩文集;二是御纂、御選、御批、御定、欽定書籍;三是政書,四是實錄,五是滿文書。
第一類的御制詩文集,幾乎蒐集齊全,包括順治文集、《勸善要言》;康熙文集、詩集,《數(shù)理精蘊》、《耕織圖解》、《避暑山莊詩》、《千叟宴詩》、《幾暇格物編》;雍正文集、詩集;乾隆文集、詩集(樂善堂詩集、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等),《日知薈說》、《日知薈說講義》、《盛京賦》、《全韻詩》、《古稀說》、《棉花圖》、《評鑒闡要》、《避暑山莊圖詠》;嘉慶文集、詩集,《全韻詩》、《嗣統(tǒng)述圣詩》;道光文集、詩集;咸豐文集、詩集;同治文集、詩集;光緒文集、詩集;附醇賢親王《修齊俚言》。
第二類御纂、欽定書籍包括:御纂類《性理精義》、《周易折中》、《詩義折中》、《日講書經(jīng)解義》、《日講禮記解義》、《日講春秋解義》、《日講四書解義》、《承華事略補圖》、《內(nèi)則衍義》、《朱子全書》、《醫(yī)宗金鑒》、《分類字錦》;御選類《唐詩》、《語錄》、《悅心集》、《全唐詩》、《宋詩選》、《金詩選》、《元詩選》、《四朝詩》、《歷代詩余》、《經(jīng)海一滴》、《古文淵鑒》、《唐宋文醇》、《唐宋詩醇》;御定類《歷代記事年表》、《七政四萬余年書》、《佩文齋詠物詩選》、《資政要覽鑒》、《淵鑒類函》、《執(zhí)中成憲》、《陸奏約選》、《康熙字典》、《群芳譜》、《詞譜》、《曲譜》;御批類《歷代通鑒輯覽》、《資治通鑒》;欽定類《十三經(jīng)注疏》、《七經(jīng)》、《皇清經(jīng)解》、《書經(jīng)傳說匯纂》、《詩經(jīng)傳說匯纂》、《春秋傳說匯纂》、《書經(jīng)圖說》、《孝經(jīng)衍義》、《古今儲貳金鑒》、《明鑒》、《歷代職官表》、《大清一統(tǒng)志》、《皇輿圖》、《皇清職貢圖》、《熱河志》、《盛京通志》、《日下舊聞考》、《律呂正義后編》、《授時通考》、《授衣廣訓》、《萬年書》、《選擇歷書》、《月令輯要》、《熙朝雅頌集》、《古香齋十種》、《佩文齋書畫譜》、《古今圖書集成》、《佩文韻府》、《駢字類編》、《子史精華》、《石渠寶笈》、《同文韻統(tǒng)》、《葉韻匯輯》、《西清續(xù)鑒乙編》。
第三類政書包括:《十朝圣訓》、《圣祖仁皇帝圣訓》、《康熙皇帝遺訓》、《朱批諭旨》、《圣諭廣訓》、《圣像廣訓直解》、《圣諭像解》、《圣祖仁皇帝敕選六諭衍義大意》、《孚惠全書》、《大清會典》、《大清會典圖》、《大清會典事例》、《律例圖說正編》、《大清律例匯輯便覽》、《皇朝禮器圖式》、《重訂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皇朝詞林典故》、《殿閣詞林記》、《清謚法考》、《金吾事例》、《皇清帝典簡明冊》、《國朝宮史》、《宮中現(xiàn)行則例》、《總管內(nèi)務(wù)府現(xiàn)行則例》、《西清儀仗譜衣服譜武備譜樂器譜儀器譜祭器譜》、《皇朝三通》、《皇朝續(xù)文獻誦考》。
第四類實錄包括:《滿洲實錄》、《大清歷朝實錄》、《大清宣統(tǒng)政紀》、《康熙政要》、《嘉慶三年太上皇起居注》、《皇朝開國方略》、《滿洲編年紀要》、《東華錄》、《貳臣傳》、《逆臣傳》、《清皇室四譜》、《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圣祖仁皇帝六旬萬壽盛典》、《南巡盛典》、《幸魯盛典》、《星源集慶》。
第五類滿文書包括:《滿文字母注音法》、《清文匯書》、《清文補匯》、《滿漢文論語孟子》、《增訂清文鑒》、《初學必讀》、《勸善要言》、《滿漢合璧四書集注》、《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滿漢字清文啟蒙》、《清語指要四種》、《清漢對音字式》。
偽滿古書中,還有清宮所藏的珍貴的毛氏刻本和閔氏刻本,計常熟毛晉毛氏刻本543種,閔齊笈閔氏刻本117種。內(nèi)廷所藏毛氏本和閔氏本的精華幾乎盡在其中。著名的毛氏本有:《十三經(jīng)注疏》、《十七史》、《陸狀元增節(jié)音注釋義資治通鑒》、《李善注文選》、《元人十家集》、《列朝詩集》、《蘇門六君子文粹》、《忠義集》、《郭樂府集》、《唐詩類苑》、《六十種曲》、《津逮秘書五集》。閔刻精華有:《易傳》、《書傳》、《戰(zhàn)國策》、《兵垣四編》、《南華經(jīng)》、《楞嚴經(jīng)》、《圓覺經(jīng)》、《金剛經(jīng)》、《古詩歸》、《花間集》、《西廂記》、《明珠記》等。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luò)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