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面對中國文物:美國劫掠者拋開了遮羞布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5-04-10



  兩位美國學者合著了一本書,記敘了過去的兩個世紀中,美國人來到中國,從洞窟、宮殿和畫商的密室搜刮了大量藝術(shù)品的史實?!懊绹嗽谧畛踅灰椎臅r候沒有一本誠實的賬本。”作者之一、《紐約時報》前主筆卡爾·梅耶表示,“而我們這本書試圖提供關(guān)于中國藏品更豐富的資料。”

  簡·皮雷斯(Jane Perlez)

  卡爾·梅耶(Karl Meyer)和莎朗·布萊賽克(Shareen Brysac)合著了一本書,記敘了過去的兩個世紀中,美國人來到中國,從洞窟、宮殿和畫商的密室搜刮了大量藝術(shù)品的史實。

  在這本名為《中國收藏者:美國人對亞洲藝術(shù)的世紀尋寶》(The China Collectors: Americas Century-Long Hunt for Asian Art Treasures)的著作中,作者描繪了美國人如何走遍中國,尋找雕塑、壁畫、家具、瓷器、繪畫等中國藝術(shù)品的過程,而今這些藝術(shù)品大多安置在美國各大博物館中。

  這些美國人的行為是否構(gòu)成了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貪婪掠奪,抑或他們實則在戰(zhàn)火硝煙中為保存這批藝術(shù)品作出了貢獻?時至今日,這依然是不乏爭議的話題。梅耶先生曾是《紐約時報》主筆,布萊賽克女士是擁有藝術(shù)史專業(yè)背景的紀錄片制片人。他們二人查閱私人文件、歷史檔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憶錄,拼湊出美國人在當時如何想方設法獲得中國藝術(shù)品的史實,這些文物最終催生中國古董市場在歐美的蓬勃發(fā)展。日前,他們二人在一次訪問中談論了其研究結(jié)果。

  皮雷斯:為何會產(chǎn)生寫《中國收藏者》的念頭?

  布萊賽克:我們曾受邀到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做研究。我們需要一個研究計劃。1997年,我們在做第一本合著的書《暗影對抗賽》(Tournament of Shadows)的時候,這本書是關(guān)于亞洲的大博弈,我們曾經(jīng)在哈佛大學資料室翻閱到有關(guān)龍門石窟的《文昭皇后禮佛圖》如何來到美國的資料,而今它被收藏在堪薩斯城。當時在為新成立的堪薩斯城尼爾森美術(shù)館尋找收藏品的勞倫斯·希克曼(Laurence Sickman)和他在哈佛的導師蘭登·華爾納(Langdon Warner)之間的通信非常坦誠,簡單概括就是“去獲得它”。這些資料和我們當時的研究沒關(guān)系。但是到了2012年,我們再次回顧這些資料時,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的研究還非常少。我們知道,我們可以為此寫一本書。

  皮雷斯: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情節(jié)是華爾納在敦煌石窟的時候。當時,他用浸潤了膠水的布匹覆蓋在壁畫上以揭取圖像,這種方式聽起來很粗糙。他是怎么做到的?這些壁畫,還有佛像現(xiàn)在在哪里?

  布萊賽克:哈佛大學藝術(shù)史學家蘭登·華爾納在1924年所使用的方法是歐洲人用來分離壁畫的方法。但敦煌壁畫和歐洲的壁畫并不相同。盡管華爾納使用的方法是那個時代最好的,但洞窟里非常冷,熱膠水凝結(jié)起來,使得整道工序無法完成。因此,當他揭取壁畫時,依然有顏料殘存在墻壁上。然后,他用自己的內(nèi)衣包裹著12幅圖像殘片和菩薩雕塑,在沒有彈簧避震的車上運送了18周時間。它們抵達劍橋時,狀況非常差,修復者花了很長時間將浸潤過膠水的顏料清理出來,而今這些圖像存放在哈佛大學藝術(shù)博物館。僅有5件文物恢復到可以展出的狀況。不過,現(xiàn)在蓋蒂保護研究所正在就敦煌文物的保存進行研究,也包括對于這些洞穴壁畫的修復。

  皮雷斯:勞倫斯·??寺髞沓蔀榱丝八_斯城尼爾森-阿特金斯藝術(shù)博物館(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館長,他也參與了一些華爾納的行動。你能夠談談這方面的事情嗎?

  布萊賽克:華爾納自從1909年開始就關(guān)注河南的龍門石窟,但他沒能從當時任職的波士頓美術(shù)館獲得前往探險的資金支持。龍門石窟包含有數(shù)以千計的佛像。法國學者愛德華·沙畹(Edouard Chavannes)和美國收藏家查爾斯·朗·弗利爾(Charles Lang Freer)曾經(jīng)在1907年至1911年間拍攝過一系列那里的照片。很快,歐美和中國的古董商就利用沙畹所拍攝的照片要求當?shù)剞r(nóng)民幫助他們將這些無人守護的雕塑拆解下來。華爾納、??寺约按蠖紩┪镳^的策展人普愛倫(Alan Priest)稱其為“中國的埃爾金石雕(編者注:希臘帕臺農(nóng)神廟的大理石雕刻,而今收藏于大英博物館)”,其中兩件石刻上分別是北魏的孝文皇帝和文昭皇后帶領(lǐng)臣子禮佛的場面。1931年,??寺鼘κ套隽斯P記,并且做了拓片,當時它們還完好無損。但是到了1932年末,石刻的殘片開始出現(xiàn)在北京的古玩市場上。當??寺?933年再次回到石窟的時候,他寫信給華爾納,告訴他說“幾乎所有的人像都已經(jīng)從墻壁和壁龕上被鑿走了”。他能怎么辦?

  哈佛大學佛格博物館和尼爾森博物館同意出資收購殘片,并在堪薩斯城將其修復還原。普愛倫和大都會博物館從一個北京的古董商那里獲得了另一片,并直接從石窟那里獲得了遺留的佛頭。??寺冀K對于龍門石窟被劫掠一事感到遺憾。“我愿意付出一切代價,如果可以讓《文昭皇后禮佛圖》完好無損地保存在石窟中?!彼?jīng)這么說。

  皮雷斯:盧芹齋是龍門石窟文物最主要的一個銷售商。他的藏品后來怎樣了?

  布萊賽克:中國人視盧芹齋為助使本國文化遺產(chǎn)流失海外的賣國賊,不像來自加拿大、美國的學者,盧芹齋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通過照片尋找買家,并且教唆當?shù)剞r(nóng)民將石窟的雕像鑿下來出售給歐美藏家。他是國民黨的早期資金支持者,因此,他很容易就讓當時的政府對于其將文物倒賣至海外的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中國共產(chǎn)黨掌權(quán)后,盧芹齋在中國國內(nèi)的收藏被沒收了。但他在紐約和巴黎的畫廊依然繼續(xù)出售其古董存貨。在盧芹齋退休之后,他位于紐約的畫廊被弗蘭克·卡羅(Frank Caro)接管。龍門石窟而今已經(jīng)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chǎn)。

  皮雷斯:20世紀初,一些美國外交官也尋機獲得了大量中國文物,并且他們似乎對此毫不感到羞恥。例如,美國使館的一等秘書赫伯特·斯奎爾思(Herbert Squiers)甚至用火車來運送中國文物,他將文物轉(zhuǎn)賣之后,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游艇。當時他們都不會為此感到羞恥嗎?

  梅耶:他們逐漸開始覺得這么做不太對。我們在書中也提到,1901年的時候,“掠奪成為一種壞的方法,至少人們開始尋求一些道德上的幌子”。1901年,當《紐約時報》質(zhì)疑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接受斯奎爾思捐贈一事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發(fā)言人回應稱“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不接受掠奪得來的藝術(shù)品”,并且“斯奎爾思毋庸置疑是一位紳士”,他認定“其藏品都是通過誠實的方式獲得的”。

  但隨著時間流逝,隨著中國一再卷入戰(zhàn)火侵襲,就連這些道德的遮羞布往往都被忽視了。10多年后,斯奎爾思公開拍賣他的收藏,銷售目錄中明明白白地指出其中的重點拍品都是源于中國皇家收藏。

  皮雷斯:你在書中寫道,目前中國政府主要依靠藝術(shù)市場來促使文物回流。中國的收藏家需要花費大筆資金將瓷器、雕塑、繪畫買回中國。這種情況會發(fā)生變化嗎?中國政府會挺身而出,要求美國博物館歸還流失文物嗎?

  梅耶:時至今日,中國政府還沒有正式要求美國的博物館歸還流失文物,只是依靠市場工具回購這些富有爭議的藝術(shù)品。但是,沒錯,美國的博物館館長和董事都時刻警惕著新的變化。

  我們認為:首先,如果一個博物館有藏品在1970年以前的銷售收據(jù)和出口許可,那是最好的情況;其次,如果這件文物實際上比它留在原處獲得了更好的保存和保護,那也可以支持其合法性;第三,一件文物的爭議如果解決,可以成為其他所有爭議的先例;最后,我認為,如果原來的交易時至今日看來并不合理,但它符合當時那個時代的普遍做法。例如,如果有人認為美國人當年以24美元的價格從當?shù)赝林抢铽@得了曼哈頓島并不合理,那么現(xiàn)在美國人應當歸還這片土地嗎?

  是的,美國人在最初交易的時候沒有一本誠實的賬本,而我們這本書試圖提供關(guān)于中國藏品更豐富的資料。

  皮雷斯:美國很多博物館都收藏有大量中國文物,如果有一天它們不得不歸還一些藏品,它們是否會為此感到不安?

  梅耶:是的,博物館工作人員確實為此感到擔心。但另一方面,這其中也不乏機會,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延長租借的方式來運作,或者和一些機構(gòu)互換藏品。來自中國的游客目前成為文化旅游領(lǐng)域最大的一個增長點,另外,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正在美國大學進修深造。我們相信,未來是光明的。

  皮雷斯:你們的書中同樣提到了安思遠的藏品。安思遠收藏被認為是亞洲藝術(shù)最好的私人收藏之一。其收藏在紐約的拍賣銷售額超過1.31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是否說明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人們對于中國古董依然充滿渴望?

  梅耶:我們估計,安思遠的拍賣將是美國和西方世界最后一次進行這類關(guān)于中國古董的大規(guī)模拍賣。私人收藏者不可能再擁有這么豐富的藏品。而今,中國的藝術(shù)品不再是一個價格洼地,外國人也沒法在中國收購古董文物,收藏家對于中國藝術(shù)品的理解也逐漸變得更加深刻。安思遠是一個富有前瞻性的商人,也是一個嚴謹?shù)膶W者。其拍賣會的天價銷售額可以讓世人對于中國收藏品的現(xiàn)狀和未來有更深刻的認識。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shù)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