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考古系,現(xiàn)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長、研究員、中華玉文化中心專家委員,長期從事浙江北部地區(qū)史前文化遺址的考古發(fā)掘與研究工作,與良渚文化結緣尤深。
玉鉞是對短兵相接時近身搏殺武器石鉞的玉禮化,一向被認為是“以玉為兵”軍事指揮權的象征。太湖流域最早的玉鉞出現(xiàn)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崧澤文化早期,良渚文化時期,經(jīng)過長期演變的玉鉞遂與新貴的玉琮、玉璧一起,成為最重要的玉禮器。不過,與琮、璧等跟神崇拜密切關聯(lián)的特定器形不同,玉鉞更明顯地妝點著世俗領域,成為體現(xiàn)世俗權力和身份的玉質指示物。
良渚文化玉鉞的形體大多扁薄規(guī)整,有長方梯形和扁方梯形兩類,兩類玉鉞早晚演變,器形都有加長、加寬、變薄的趨勢。長方梯形玉鉞,是良渚玉鉞的主要形制,由崧澤文化形體厚實的無刃角玉鉞演變而來。良渚早期,此型玉鉞厚度大多超過1厘米,至中期,形體略有增高,厚度卻減至0.7厘米~1厘米,并衍生出單孔與上下雙孔兩種亞型。到晚期,多數(shù)單、雙孔鉞的高度在18厘米~23厘米,個別超過30厘米,厚度卻繼續(xù)減薄,如福泉山九號墓一件玉鉞,高31.3厘米,厚卻只有0.3厘米,但兩面器表都留有多道開料的切割痕跡。玉鉞這種追求長寬度、忽視精致度的器形演變軌跡,與玉琮追求高度忽略細節(jié)的變化趨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玉鉞是良渚文化中最早利用考古跡象復原的組裝復合件玉器。1986年反山十四號墓發(fā)掘時,發(fā)現(xiàn)呈條帶狀分布的96顆鑲嵌玉粒,將玉鉞與上下兩件帶卯眼結構的玉器連為一體,從而復原了由鉞、冠飾、端飾三部件玉器以及連接它們的有機質柄具組成的“完備玉鉞”。這種“完備玉鉞”,是良渚文化玉鉞的最高格式。目前,考古發(fā)掘已發(fā)現(xiàn)7套,分別出于反山十二號墓、十四號墓、二十號墓,福泉山六十五號墓、七十四號墓,瑤山七號墓以及寺墩三號墓,而這些墓葬代表著不同地區(qū)、不同階段良渚墓葬的最高規(guī)格,不僅隨葬品數(shù)量驚人,種類豐富,工藝精湛,而且它們在墓地中的埋設位置,也常突出地居于中心部位。因而這種最高格式的玉鉞,無疑是良渚文化最高世俗權力的象征,即使將其視為王權的象征也恰如其分。
反山十二號墓出土的“完備玉鉞”,通長約70厘米。其中,玉鉞是目前唯一琢刻紋飾的案例,器身兩面琢刻著凌駕于飛鳥之上的完整神人獸面復合圖像(“神徽”),這恐怕是“王權神授”以及“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最直白表露。然而,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復合神權與王權的現(xiàn)象,在所有的最高格式“完備玉鉞”上都有所體現(xiàn)。玉鉞的玉冠飾,展開后無不形似神人獸面圖像中的神人羽冠,瑤山七號墓玉鉞的冠飾與端飾上,更是以豎向的羽冠紋清晰地表達了神靈的存在。由此也可看出,良渚文化所具有的鮮明“巫政”特色,而壟斷“祀與戎”的權力也便成為王權產(chǎn)生的必由途徑。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