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有擄走歐羅巴圖案的盤子
木乃伊棺
貝都因首領的斗篷
呂西爾頭像
刻有普羅米修斯造人和人類命運故事的石棺
埃及女王頭像,木乃伊木棺,羅馬將軍石雕像,伊斯坦布爾全景圖……今天上午,盧浮宮館長呂克·馬丁內(nèi)茲攜帶地中海文物首次亮相國博。這是國家博物館和盧浮宮博物館的首次合作。
發(fā)布
宮里看不到這集錦
盧浮宮博物館館長在發(fā)布會上介紹,意大利繪畫和古希臘雕塑是盧浮宮王室收藏的兩大主題。盧浮宮的“鎮(zhèn)宮之寶”蒙娜麗莎、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都來自地中海國家。在盧浮宮本地關于地中海文明的展覽中,多按展品類型、年代等分散收藏展出,而此次展品的“中國之旅”是盧浮宮首次以集錦的方式展示地中海文明。
本次展覽由盧浮宮博物館館長本人親自擔任策展人,精選了埃及、腓尼基、迦太基、希臘、羅馬等重要古代文明的文物,首次將地中海東西岸的古希臘語系與拉丁語系、南北兩側的伊斯蘭文化與基督教文化連接起來,將地中海沿岸各國的文化作為一個共同體進行展示,較為全面地展示了這個地區(qū)不同文明的興衰沉浮。讓中國觀眾近距離了解地中海歷史,感受地中海豐厚的文化底蘊。
導覽
六大主題游歷時空
本次展覽參展文物280件(套),包括石雕、陶器、金銀器、油畫、素描畫等多種樣式,基本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六大主題,呈現(xiàn)了地中海地區(qū)重要歷史時期的文明發(fā)展歷程。
第一部分“地中海世界——自然與文化背景”,展示地中海地區(qū)的周邊環(huán)境以及物產(chǎn)。
第二部分“最初的地中?!缙诘慕涣鳌?,介紹了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地中海沿岸各國的交流,手工藝、藝術、語言和文字的發(fā)展,展示埃及和兩河流域文明對地中海地區(qū)的奠基作用。船形金杯、古希臘玻璃酒杯、伊西斯神石雕頭像、木乃伊木棺等不僅表現(xiàn)了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技術,更表現(xiàn)出埃及、希臘文化強大的影響力。
第三部分“統(tǒng)一的地中?!ED、迦太基和羅馬”,展示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5世紀希臘、迦太基和羅馬在地中海地區(qū)的統(tǒng)治。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石雕像、羅馬將軍石雕像、哈德良皇帝石雕像、馬賽克地磚等再現(xiàn)了地中海地區(qū)文化的希臘化、羅馬化進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地中海國家特有的文化標志——馬賽克藝術、大理石肖像和雕像。再現(xiàn)了羅馬帝國完成地中海地區(qū)統(tǒng)一的壯舉。
第四部分“中世紀的地中海——從‘十字軍東征’到收復失地運動”展示了公元11世紀至14世紀從“十字軍東征”到收復失地運動時期地中海的變化。通過塞浦路斯出土的釉陶、巴勒斯坦出土的雕塑、墓志銘、耶路撒冷出土的雕塑殘件等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展示出中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拉丁王國、拜占庭帝國文化,以及東西方藝術家、工匠之間的技藝交流。
第五部分“近代的地中海——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展示了公元1490年至1750年期間地中海的歷史,重點展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tǒng)治下地中海的生活和藝術。以瑞士畫家利奧塔爾的《身著土耳其服裝的勒維特先生和格拉瓦尼小姐》畫作為中心,向觀眾展示歐洲的土耳其文化和土耳其的歐洲藝術之間的相互影響。以“擄走的歐羅巴”和“埃及艷后之死”兩大主題展示這一階段地中海藝術中對神話故事以及古代歷史人物的詮釋。歐洲人以想象中的地中海和神話藝術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大量精品。
第六部分“游歷地中?!保故竟?750年至1850年藝術家們游歷地中海的浪潮。以蘇格蘭考古學家加文·漢密爾頓的繪畫《維納斯將海倫介紹給帕里斯》和他所收藏的“阿爾特彌斯石雕像”、“三足架”、“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石雕像”等古羅馬文物為中心,引領觀眾去了解18世紀英國貴族們的“大陸游學”和考古發(fā)掘;通過“西西里港口風光”、“龐貝集會場”、“維蘇威火山噴發(fā)”等素描和油畫展示當時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迷戀;通過“拿破侖遠征埃及”紙上油畫及《埃及記述》版畫展示當時的“埃及熱”,為歐洲殖民時期藝術家前往東方朝圣拉開序幕。19世紀對地中海的考古發(fā)掘,反映了人們對地中海的新一輪探索,以及對古代地中海的新一輪認識。(實習記者 牛偉坤 程功 攝)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