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去廣西探究一億年前化石證據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2-03-08
  破譯恐龍滅絕之謎是每一位古生物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而廣西恐龍分布有多廣?恐龍的屬種有多少個?廣西恐龍在世界恐龍中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廣西的專家。
  去年,6月6日,由廣西自然博物館三位年輕副研究員組成的調查發(fā)掘隊悄然由南寧出發(fā),奔赴廣西目前發(fā)現的5個恐龍化石點,開始了廣西至今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恐龍化石調查發(fā)掘研究活動。
  1991年9月,中和村的村民黃國財在江邊打石頭的時候突然發(fā)現,一塊紫紅色的大石頭里,有一塊拳頭大小的灰白色突出物,憑著一些地理常識,他隱約感到這是一塊很不尋常的化石,于是放下其他活,花了30多天的時間,將大石頭鑿成兩半,取出這塊大腿般粗的化石,送到縣博物館,縣博物館卻沒人認識這塊化石,于是他又乘車趕到了南寧,將化石送到了廣西自然博物館,才知道這是恐龍化石。他將化石送給了博物館,獲得了一張獎狀。
  對地層很有研究的莫進尤說,這里的石塊和后面巖層都是砂礫巖,從巖石的顆粒較粗,且還含有大量的鵝卵石的特點來分析,在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早期中,這里可能是比較淺的湖泊。那塊化石經自然博物館研究鑒定,應為蜥腳類恐龍的腿骨,這只恐龍至少有10米長,十幾噸重??梢韵胂螅涸?億多年前的一天,一只恐龍在湖邊飲水,突然陷進湖邊的淤泥中,它使勁地掙扎,但龐大的軀體卻加速了它的下陷,最終,這只恐龍———中生代的霸王被自然力量消滅了,1億多年后,它被地球上的新霸主──人類發(fā)現。
  由于巖石附近幾乎無落腳之地,加上江流急,對巖層作進一步發(fā)掘的計劃只好暫時取消。
  奇跡是在扶綏縣發(fā)生的。8月12日,廣西自然博物館專家在扶綏縣那派盆地六榜村挖出了10多塊恐龍化石。該館館長黃志濤興高采烈地說,這里發(fā)掘出來的恐龍化石肯定可以修復成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的石骨架。當天,由于連降暴雨發(fā)掘坑被水浸泡,工作棚也被風刮倒,挖掘工作被迫暫停。但民工們在清除坑內積水時,卻又發(fā)現了幾塊肋骨化石,有的長達1米多,另外還有10多塊大大小小的化石碎片也顯露出來。由于該具恐龍化石分布面積大,且埋藏淺風化嚴重,個別化石比較破碎,清理工作難度很大。
  經過一個多月來的發(fā)掘,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取得了幾項重要發(fā)現,并指出這些新發(fā)現對世界恐龍研究具有突破性意義。
  我國著名恐龍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及古人類研究所教授、國際恐龍學會會員趙喜進在現場對化石考察后認為,這兩只恐龍極有可能是世界上未發(fā)現過的恐龍新屬種。
  他還發(fā)現,恐龍的腿骨有明顯的結核顆粒,可能是某種病變所致,這對研究恐龍的病理、死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解開恐龍滅絕之謎提供了新的線索。
  他還證實,這是迄今為止首次在中國南方發(fā)現早白堊紀時代恐龍的完整骨架。它為國際學術界研究1億年前我國南方恐龍的演化、分布、形態(tài)及當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氣候等,提供了比較完整的化石證據。
  趙喜進說:“在恐龍研究中,區(qū)分恐龍的種類的主要依據是其腰臀部骨骼結構,解剖學上稱為腰帶。從兩只恐龍腸骨、恥骨、肋骨、胸骨的化石特征來看,它們與世界上已經發(fā)現過的恐龍種類都不同,例如,其腸骨高,肋骨寬。因此它們很可能是新種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