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二線城市出現當代藝術熱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06-27
當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進入第30個年頭,這樣的論調充斥市場,讓投資者對當代藝術的收藏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客觀分析,我們也許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在當代藝術市場本土化之路走到第30個年頭,如今全國性的當代藝術市場其實已經初露端倪。

因此,在規(guī)范發(fā)展的前提下加速整個市場的統(tǒng)合,或許才是市場大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這個統(tǒng)合的過程有四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需要各級政府對當代藝術的政策支持與資金資助;二是要與各地文化產業(yè)的布局與建設過程同步;三是要吸引各界產業(yè)資本與金融資本介入;四是需要民間藏家與買家的垂青。在這四大外部因素作用下,當代藝術市場內部也必然發(fā)生藝術品生產、展示、收藏與研究推廣的整套運營機制的轉換。

目前,無論是二線城市出現的當代藝術熱,還是各地藝術園區(qū)的轉型以及藝術機構的轉型等一個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現象,其背后卻都體現出四大因素對市場的推動。盡管當代藝術市場現在看起來波瀾不驚,尤其是拍賣市場乏善可陳,但市場各個要素并非死水一潭,而是正在悄然進行著量變的積累。

一旦這種量變達到某種程度,質變的發(fā)生順理成章,到那時,當代藝術市場必將有熱鬧非凡的新一波行情漸次展開。

春夏之交,記者有機會在成都、西安與南京這3個二線城市實地采訪,發(fā)現拍賣場上仍然處于調整狀態(tài)的當代藝術,在這3個城市中卻很熱,無論是當地政府、藝術機構和當代藝術家都很活躍。這種當代藝術熱表明,在二級市場調整的表象之下,一級市場有暗流在涌動,隨著市場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向各地擴展?jié)B透,新一波當代藝術熱潮正蓄勢待發(fā)。

成都:藍頂藝術區(qū)成名片

在成都,由周春芽領銜的一批著名藝術家入駐的藍頂藝術區(qū),以舉辦“藍頂藝術節(jié)”的方式慶祝藝術區(qū)開園10周年。中國當代藝術30年的發(fā)展進程中,四川美院走出了一大批在美術史上聞名遐邇、被戲稱為“川軍”的藝術家,他們中的佼佼者在學院所在的重慶與省府成都演繹了藝術園區(qū)的雙城記:重慶有“坦克庫”,成都有“藍頂”。其實,成都、西安與南京這3個城市都有著名的美術院校,因此都有藝術家集聚區(qū),都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生產基地之一。

成都的藍頂藝術區(qū)經過10年的變遷,從舊廠房改造的藝術家工作室形成的老藍頂變身為藝術家聚居與工作的新藍頂,包括以周春芽為首的十幾位藝術家落戶的2號坡地,還有成百位年輕藝術家聚集的3號坡地。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把藍頂作為旗幟來打造旅游產業(yè),在藝術區(qū)周圍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在這種情況下,成都市民對當代藝術并不陌生,而近年來越來越熱鬧的成都雙年展更使當代藝術名副其實地成為這個城市的品牌。園區(qū)中的藍頂藝術會所每年都會舉辦10個專題的小型展覽與活動,買家中已經有了一批回頭客。

西安:美術館舉辦名家個展

西安也有西安美院,因此也有類似成都藍頂的藝術家聚居區(qū)“紡織城”。不過西安的藝術家沒有成都的藝術家那么有名,所以記者前不久實地采訪西安美術館時,看到的是來自上海的藝術家薛松的個展。

也許因為西安有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還有中國畫領域知名度頗高的長安畫派,當代藝術在當地進入公眾視野卻為時不久。策展人劉淳透露,他從2011年起已經連續(xù)3年在每年春天為國內著名當代藝術家舉辦個展,而當年打頭炮的是方力鈞的個展,其影響非同一般。盡管如此,在西安,當代藝術熱還處在社會公眾關注的層面,收藏當代藝術作品的買家還是極個別的。

南京:復合型機構現身

以著名的南京藝術學院為背景,南京的當代藝術十分活躍。譬如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在圈內就頗負盛名,館長是著名批評家李小山。他向記者透露,今年下半年將舉辦英國當代名家培根的個展。此外,南京也曾經舉辦過南京雙年展與南京三年展,還有四方現代美術館這樣的民間收藏機構。

前不久剛剛開館的南京先鋒當代藝術中心,可謂兼有多個功能的復合型機構。擔任館長的著名策展人朱彤對此向記者一一歷數。一是美術館功能:收藏當代藝術作品,做藝術家推廣,舉辦高質量展覽;二是跨界的空間:關注的面不限于當代藝術,也包括傳統(tǒng)藝術、設計等領域;三有畫廊的交易功能:向有志于收藏的客戶推薦作品,也買賣作品。他透露,中心的資本近5000萬元,還需具備造血功能:首先是買賣藝術品;其次為大客戶提供藝術品投資管理服務;第三開發(fā)藝術衍生品,讓藝術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

曾經出任四方現代美術館館長的朱彤對記者表示,當代藝術有圈子化的特點,大多數觀眾并不了解當代藝術的語境與現狀。之前他策劃過南京雙年展,吸引的主要是圈內人士與觀光客。但先鋒的開館展吸引了很多“有效觀眾”,他們是過去對當代藝術不了解、但有能力推動藝術進程的企業(yè)家、律師、醫(yī)生、公司白領。他們的參與不僅會帶來資金,也會帶來他們的理念,是當代藝術發(fā)展所需要的活水。

全國性市場露端倪

成都、西安與南京,在二線城市中都有相似的發(fā)展當代藝術本土市場的優(yōu)越條件:首先它們都是歷史文化名城,都有全國著名的美術院校,每年有成批的畢業(yè)生成為當代藝術的后備大軍;其次三地的地方政府近年來都大力支持文化事業(yè),將其作為城市發(fā)展的主要目標,當代藝術在三地都已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三地藝術市場的發(fā)育程度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位于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南京民營資本活躍,悠久的民間收藏文化曾經哺育過“金陵畫派”與“新文人畫”,在當代藝術領域其市場發(fā)育最充分,因此出現了新一代的復合型藝術機構;而位于西南文化中心的成都,則身為藝術生產基地的特點最突出,藝術機構與當地藝術家共同成長,藝術家集聚區(qū)藍頂更是獨領風騷;而身處西北經濟文化中心的西安,當地的當代藝術生產與市場都比較弱,市場發(fā)育才剛剛開始。

回顧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的30年,可以說是當代藝術市場本土化的3個10年:1990年代是中國當代藝術走向國際的10年,西方藏家與機構是第一批買家;2000年代則是中國本土市場顯露雛形的10年,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進入了北京與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本土畫廊和拍賣行;2010年代則是形成全國性市場的10年。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才有了今天二線城市的當代藝術熱。由此可以斷言,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將有熱鬧非凡的新一波行情:目前還只限于一線市場的這股當代藝術熱,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在二線市場爆發(fā)。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