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雕塑院院長:雕塑要從殿堂走向民間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3-03-27]
本周四,“平民史詩”許鴻飛雕塑展將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據(jù)了解,這是迄今廣東雕塑家首次進入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帶著他的56件“肥女”雕塑進入中國美術館,除了四號廳外,中國美術館還特意專門把館外廣場、草坪留給了許鴻飛。許鴻飛希望借中國美術館的廣場,表達他的藝術主張:雕塑應該從藝術殿堂走入民間。
多年來,許鴻飛堅持以“肥女”為符號,創(chuàng)作了一批生活化、幽默詼諧、陽光向上的“肥女”雕塑,她們身上融合了普通平民和小人物身上的樸實、憨癡、樂觀。此次展覽策展人、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說:“許鴻飛的雕塑市民化、有血肉,和很多雕塑家不同,他的雕塑生命化、生活化、世俗化、欲望化,因此打動人。”
在中國城市雕塑逐漸雷同化、求高求大的當下,許多城市雕塑已經(jīng)離普通百姓的生活越來越遠。與此相對,許鴻飛所堅持的輕松詼諧的“平民雕塑”開始引起關注。展覽前夕,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許鴻飛。
用雕塑講述老百姓的故事
許鴻飛的“肥女”有“雙重面孔”:一是女性之美,肥女身上有中國女性的陽光、樂觀向上,比如此次在中國美術館即將亮相的大型雕塑《大地晨光》中,中年肥女帶著一群孩子前進,展現(xiàn)著安詳而堅定的母性之美;二是詩意浪漫,肥女時而又會浪漫奔放,比如新作《良宵》,健碩的男性軀體懷抱起壯碩的肥女,雙方深情對望,在《飛車》等展示運動題材的雕塑中,肥女又身輕如燕,快樂翱飛。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說,許鴻飛的“肥女”系列顛覆、解構了過去雕塑的理念,建立了自己平民化的雕塑語言?!艾F(xiàn)在我們提倡讓藝術回歸民眾,許鴻飛的雕塑無心插柳,走在了時代的前沿?!?br/>
翻開近現(xiàn)代雕塑史,中國人熟悉的雕塑往往是英雄主義、紀念碑性質(zhì)的雕塑。而改革開放之后,不少城市又大興現(xiàn)代主義雕塑,不少是中國雕塑家對西方的模仿之作,用抽象主義、極簡主義的造型表現(xiàn)“騰飛”、“跨越”之類的主題,而真正為平民百姓所喜聞樂見的雕塑作品卻屈指可數(shù)。然而,許鴻飛的“肥女”系列卻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我追求的是平民化的雕塑,而不是宏大敘事,我希望這些詼諧的、幽默的雕塑,能夠打破以往城市雕塑與普通人之間的那種距離感、敬畏感,每一件作品放在廣場上,都能和老百姓互動?!?br/>
雕塑家應做城市個性代言人
去年9月,許鴻飛率廣州雕塑家團隊參加了在韓國舉辦的亞洲現(xiàn)代雕塑家協(xié)會第21屆作品年展。他注意到,在首爾的城市中心主干道,幾乎每隔三五十米就有一件雕塑作品,城市環(huán)境、雕塑藝術與人自然融為一體。在首爾的國立博物館中,更收藏了不少國際雕塑大師的原作,如賈科梅蒂、布朗庫希等人的作品?!皬V州的城市雕塑水平,與首爾相比至少相差30年?!痹S鴻飛說。而今年,在許鴻飛等人的努力下,亞洲現(xiàn)代雕塑家年展將首次登陸中國大陸,在廣州舉辦。
“長期以來,中國的城市雕塑偏重宏大敘事了,平民化的雕塑很少,許多城市雕塑先定了主題,然后雕塑家奉命創(chuàng)作。長此以往,逐漸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套路。雕塑家慢慢成了為某些紀念工程去創(chuàng)作,而不再創(chuàng)作藝術品了?!痹S鴻飛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城市雕塑千篇一律,陌生、冰冷、有距離感。
“中國的本土雕塑文化還沒有建立起來?!痹S鴻飛認為,長期以來,以西方雕塑典范為核心的學院派雕塑注重模仿,但對于中國傳統(tǒng)雕塑卻缺乏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他提倡“寫意雕塑”,構建中國本土的“雕塑體系”?!皩懸獾袼堋本褪菍⒅袊娜藢懸猱嫷膶懸饩窈褪址ㄒ浦驳降袼茏髌分?,之前曾有錢紹武的《李大釗》、《阿炳》、《曹雪芹》,以及吳為山的《齊白石》、《林散之》等為代表。
許鴻飛所追求的寫意雕塑又與這些雕塑家有所不同,他沒有在“精”、“雅”上下功夫,而是在“粗”、“俗”上做文章,他以大眾、平民的視角來探索藝術世界,希望能夠讓雕塑更親近更輕松,成為一座城市的個性標簽。
專題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李培
實習生 黎金鑫
對話
城市雕塑不能變“工程”
南方日報:為何提出“平民史詩”的主題?
許鴻飛:回溯雕塑史,羅丹的雕塑是從古典主義雕塑邁向現(xiàn)代雕塑的轉折點。古典主義雕塑著力表現(xiàn)圣經(jīng)里的英雄人物,但從羅丹開始,雕塑開始平民化、情感化、有血有肉。他的雕塑《巴爾扎克》,不是做一個穿著燕尾服在寫作的紀念雕像在那里,而是描摹了巴爾扎克穿著浴袍寫作的狀態(tài)。羅丹的偉大就在于他帶動了藝術轉折,藝術要走向民眾,要世俗化。
反觀國內(nèi)的城市雕塑,長期以來受到前蘇聯(lián)藝術的影響,習慣于表達一種英雄主義、象征性的情結。這些雕塑讓人產(chǎn)生敬畏感、距離感。但時代在發(fā)展,雕塑藝術必須能和大眾審美產(chǎn)生對話,這就給雕塑家們提出了難題。我們的本土雕塑文化還沒有建立起來,許多雕塑家一味模仿西方作品,沒有自己的風格。香港中銀大廈建設的時候,設計師貝聿銘專門與臺灣雕塑家朱銘合作,創(chuàng)作了一件雕塑品。因為朱銘的《太極》系列,融入了深刻的東方美學。
南方日報:反映到城市雕塑中,我們的城市雕塑也在經(jīng)歷一個沒有個性的時代?
許鴻飛:國內(nèi)的不少大型雕塑是主題先行,而國外恰恰相反。我們的這種大型主題雕塑,追求宏大敘事,要成百上千萬“打造”出來,這與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不相符。
雕塑不是路牌。我們的城市雕塑不能再追求又高又大了。城市雕塑千萬不能工程化?,F(xiàn)在一件大型城市雕塑,從頭到尾,雕塑家都被束縛了手腳,里頭往往夾雜太多的主題事件、人為意見,這樣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我們的城市雕塑越來越“假大空”。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