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當代藝術膨脹的體積無法掩蓋想象力縮水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2-08-29
“建筑的最大化意味著什么?當代建筑師好比是弗蘭肯斯坦的創(chuàng)造者,實驗尚未成功,結局便已失控……宏大尚未成其理論,我們不知道該怎么辦。宏大的錯誤是通往宏大的唯一途徑?!?0世紀末,雷姆·庫哈斯抱怨當代建筑“大而無當”,不承想在20年后的今天,“宏大”之風已從建筑領域波及整個藝術界。

今年夏天,高達130米的奧運塔“軌道”在阿尼什·卡普爾手中誕生,安東尼·葛姆雷用巨型鋼鐵雕塑和發(fā)光矩陣將中世紀山城圣吉米納諾變作了一個碩大無朋的建筑藝術裝置;繼瓊娜·維斯康賽洛斯以三米高的銀色高跟鞋和大理石雄獅雕塑驚艷凡爾賽宮之后,托馬斯·迪芒亦宣布將攜“巨作”亮相威尼斯建筑雙年展。

一言以蔽之,“宏大”已成為21世紀藝術的關鍵詞:不僅藝術品本身在發(fā)酵,用于展示、推介藝術品的博物館和畫廊亦在急劇膨脹之中,更不用提蜂擁而至的“億元新貴”與不斷被刷新的拍賣紀錄。

如何解讀這種“以大為美”的現(xiàn)象?從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到米羅的Unesco總部大樓壁畫,藝術家的野心與創(chuàng)造力往往需要一個宏大的載體;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的語境下,情況變得有些復雜:首先,無處不在的特效電影、網(wǎng)絡視頻與手機快照構成了一場宏大的視覺盛宴,要想在其中脫穎而出,必須以更宏大更強烈的視覺語言來制造驚喜;其次,從弗蘭克·蓋瑞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到Herzog &de Meuron的泰特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從扎哈·哈迪德的羅馬Maxxi博物館到貝聿銘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不斷膨脹的現(xiàn)代藝術空間需要與之相稱的具象化闡釋。

體積在膨脹,想象力卻在縮水——這是“奇觀藝術”的黃金時代,“宏大”與“民主”、“群眾”、“用戶友好”、“品牌效應”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沒有哪家博物館會反對“宏大”的概念化與去感性化,更不用提那些從金融危機中幸存下來的經(jīng)銷商們。于是乎,炒作成為慣用的伎倆,有了經(jīng)銷商的妙手回春,就連最瑣碎最乏味的作品亦可登上大雅之堂。

無可否認,當代藝術是一個舉步維艱的大塊頭,或者說是大型藝術博覽會、明星博物館和超級經(jīng)銷商手中的牽線木偶。以小搏大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氣,然而,每個時代都應直面自己的藝術挑戰(zhàn),超越宏大主義正是當代藝術家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