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壇新銳

工藝美術(shù)大師文乾剛:雕漆還得賣給中國人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12-01



  文乾剛  1941年生于遼寧,1961年從北京工藝美術(shù)學校畢業(yè)后,進入北京雕漆工廠做雕漆工人,之后升任為總工藝師、北京市一級工藝美術(shù)大師。2002年退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出了楊林收費口往北第二個鐵門,便是文乾剛工作室,這里不通公交和地鐵,大門緊閉,沒掛任何示意牌,從外面看,看不出里面是做什么的,推開門,則是另一番景象,整整百畝園區(qū),里面聚集了“燕京八絕”的八位國家級工藝美術(shù)大師。

  文乾剛因外出開會,回來稍遲,已錯過了飯點兒,他讓工作人員去買一份麥當勞巨無霸套餐,與喝茶相比,他更愛套餐里的可口可樂。很難想象,這是一位70歲的老人。

  都是“歷史的選擇”

  我5歲時開始喜歡上畫畫,那時畫得最多的是大俠。沒紙,就在墻上、地上畫。當時煙盒里有畫片,我就收集來照著畫。

  1958年,我初中畢業(yè),由于父親曾有日本留學的經(jīng)歷,被打成了右派,我因此而不能報考中央美院附中,幸虧,原北京工藝美術(shù)學校錄取了我,就這么,上了這所半工半讀學校,被分到雕塑專業(yè)。1961年畢業(yè),進了北京市雕漆工廠。

  那時,人學什么、干什么,沒有自己選擇的權(quán)力,只能是“歷史的選擇”,在這條“被選擇”的路上,一走就是50年?;叵肫饋恚矝]什么可遺憾的。

  三年學會了所有工序

  雕漆的每一道工藝都有專門的技術(shù),設計、制胎、涂漆、描樣、雕刻、磨光……復雜繁難,一個人很難全掌握,從古至今,都是分工做,有人一輩子在制胎,有人一輩子在雕刻,有人一輩子在作舊……就算領做的,也是一個年齡只做一種活, 20歲涂漆,30歲刀活兒,40歲設計策劃,可我只用三年時間,就將這些活兒全學會了。

  剛進雕漆廠,我被分在設計室,但那時也沒什么設計任務,只好在車間干活,又沒正經(jīng)崗位,所以干上三五個月,剛熟悉手藝,就被換到別的崗位去了。名義上叫設計員,實際上跟工人沒區(qū)別,天天在車間掄錘弄斧, 3年過去了,別人早待在辦公室抽煙喝茶看報紙了,我還在車間勞動,可我把整個手藝都學會了。

  木工鉗工都得會點兒

  車間的活,有些跟美術(shù)有關(guān),而有些毫無關(guān)系,比如木工活、鉗工活,但都得一點點學。解放前雕漆繼承的是明、清兩代工藝,一般用木胎、錫胎和脫胎;解放后多以銅為胎,內(nèi)壁用琺瑯釉做里。但家具還得用木胎,這就得學木工。

  在木工車間干了一段時間,是真苦,一天下來,渾身都是刨花兒,心里不是滋味,但沒多久,我木工活兒已不亞于老師傅??珊芸煊直徽{(diào)到了銅胎車間,天天和金屬打交道,工作很像鉗工,又累又苦,但做出一個完美的銅胎時,感覺很有意思。

  后來才明白,這是領導要重點培養(yǎng)我,真得感謝那段歲月,用這么多時間培養(yǎng)新人,企業(yè)要付出很大代價。今天很多藝術(shù)院校畢業(yè)生干不過我,就是差了這么個實踐的經(jīng)歷。

  刀活兒重在一刀到位

  后來,我在雕刻車間又干了7年。做壞的時候也很多,那時都是批量生產(chǎn),練壞了扔出去就完了,不像現(xiàn)在都是手工定制。我是技術(shù)干部,可以拿到一些額外的工具材料,“子彈”多了,練的余地就大。別人照著畫工給的圖案雕,我自己畫自己雕。

  雕刻這活,難在一刀到位,因為材料軟,雕刻時像寫字一樣,不能重疊二刀,否則一定會留下痕跡。石刻、木刻一刀雕不好,能慢慢修,雕漆可不行。

  用刀準確,是雕漆師一生的追求。雕刻除了要求一刀到位外,分上手及下手:上手專攻浮雕,圖案、花卉、山水等,一般工匠按描好的紋樣下刀,優(yōu)秀工匠可以直接雕出形象;下手專攻錦紋,雕漆的錦紋有一百多種,優(yōu)秀工匠不僅要全掌握,還要能創(chuàng)新。

  主動去郊區(qū)“改造”

  學了幾年手藝,“文革”開始了。廠里原來的領導都被打倒了。

  從上世紀60年代初起,北京8個局在西山做綠化,每年抽調(diào)一部分干部,一次去兩三個月。到“文革”時,勞動變味兒了,成了改造,不聽話的、臭老九、出身不好的,就送那兒去。

  我第一次去西山,干了20天活,之后就去了美術(shù)宣傳隊,整天畫毛主席像,寫大標語。干了3個月準備回去時,綠化隊缺美術(shù)人才,死活要留我,可我們單位不放。但從那以后,單位只要有去西山勞動改造的事,別人都不愛去,我是主動請纓,還能給幾塊錢補助——鞋錢。在西山累計勞動一年多,那段日子我沒覺得苦。挖樹坑,別人一上午挖3個,我挖30個。

  62歲開雕漆工作室

  “文革”對雕漆的沖擊不大,特別是尼克松訪華時,西方對中國工藝品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工廠因此進入飛速發(fā)展期。

  到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雕漆廠是北京工資待遇最好的企業(yè)之一,許多人托關(guān)系走后門安排子女進廠???0年后,雕漆卻一下跌入了谷底,廠里100多個技術(shù)骨干只剩下15人還搞雕漆。

  2002年,我退休了,成立了自己的雕漆工作室。

  2003年,北京雕漆廠停產(chǎn)。一些下崗的雕漆技師來找我,工作室增加到18個人。人多了,麻煩就來了,原來北京藝術(shù)設計學院提供的40多平米的面積不夠用,只好在外租房,2010年11月,架不住房租年年漲,只好搬到這兒來,這個園區(qū)可以免費用。

  今天缺的是好東西

  在商海摸索了這么多年,我的感覺是,國外的銷路越來越不行,他們看不懂中國文化,雕漆主要還得銷給國內(nèi)人?,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雕漆的藝術(shù)價值,喜歡收藏的人也漸漸多起來。市場需要的是精品,真正的好東西不愁賣不掉,關(guān)鍵是你能否做出來。

  我現(xiàn)在每年只能做幾件產(chǎn)品,還沒推向市場就已經(jīng)被買走了。我們嘗試走品牌之路,不接受商業(yè)訂貨,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作。這兩年是我從事雕漆藝術(shù)以來最好的時段,可以不考慮時間成本、經(jīng)濟成本去發(fā)揮。技藝可以學,但有血有肉的設計感沒法學。

  干到70歲就變成責任了

  中國雕漆行業(yè)領域內(nèi),還在領頭做的不到30人,基本都是從北京雕漆廠出來的。年輕一代繼承人很少,只有我這里正在培養(yǎng)。我收了兩個徒弟,一個博士和兩個本科生,用當年輪崗的辦法培養(yǎng)他們。在河北有一處基地,我個人出資30萬元,加上北京市政府的50萬元,全部用于9位學徒的培養(yǎng)。

  2002年開辦工作室時,我已經(jīng)62歲了,賺了錢,揣兜里就走是一種活法,為這項即將失傳的傳統(tǒng)工藝做點事,也是一種活法。當時根本沒想著長期干,但我退了,別人得能接替我,不能我收攤兒了,這攤兒就沒了,所以我得為這行培養(yǎng)繼承人。

  這話說著容易,做可不容易,關(guān)鍵看你給人家多少工資,目前我三個徒弟每月能拿四五千元,做刀活兒的技工有5500元,掙上錢了,大家才會覺得這事值得干,也愿意干。

  我做雕漆餓不著,也沒想賺大錢,有點盈余都投進去了,干到70歲,也就不以掙錢為目的了,變成了一種責任,我想,先做出一批好東西,通過這批好東西,帶出一小批人來,等我停下來后,他們還能接著往下干,總之,我有責任把雕漆給后人留下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shù)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