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傳訊

從英國藝術基金看博物館收藏的公眾助力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9-05

在大大小小的英國博物館、美術館陳列中,觀眾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展品的標簽上都標著一行不起眼的說明“這件藏品由藝術基金資助購買”。藝術基金(Art Fund,簡稱AF),是英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慈善組織,它的職能是從公眾中募集資金,資助博物館購買新藏品。創(chuàng)立超過一百年來,AF已經(jīng)為全英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提供了共超過5千萬英鎊(相當于現(xiàn)在的10億英鎊,也即100億元人民幣)的資助,共購得超過86萬件來自世界不同地區(qū)不同文化的藝術品。這些作品涉及古代藝術、當代藝術、考古學、人類學等文化藝術的各個范疇,其中不乏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巨匠之作,例如現(xiàn)藏國家美術館的畢加索《哭泣的女人》、委拉斯貴支《鏡前的維納斯》、現(xiàn)藏大英博物館的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圖》等,這些作品巨大地充實了我們今天所見的英國博物館收藏體系。

創(chuàng)辦公益性質(zhì)藝術收藏基金的理念可以追溯到羅斯金(John Ruskin)在1857年的一場講座上的發(fā)言。他意識到民眾的力量對支持公共藝術收藏的潛力,提出應該存在一個“偉大的社會體”來拯救和保護公共領域中的藝術收藏。1903年,這個理念終于得以付諸實現(xiàn),“國家藝術收藏基金”(National Art Collection Fund,即AF的前身)由藝術家與藝術贊助人海寧漢姆(Christiana Herringham)、藝術家與評論家麥考路(D. S. MacColl),以及藝術世家弗萊(Roger Fry)共同成立,作為對政府在公共藝術收藏方面的資助的補充。自成立以來,AF實行會員制度,從會員費、私人捐助、公開募捐活動等公共來源中募集資金,通過撥款、舉辦個別募捐活動等方式為博物館購買新藏品提供援助。以2010年為例,AF就為超過70家博物館、美術館和相關機構提供了650萬英鎊的資助(超過機構全年支出的65%),這些資助全部用于為這些機構購買藏品。這家固定員工只有大約40名的小機構對英國博物館界作出了廣泛而深遠的貢獻,要說它促成了英國公共藝術收藏在20世紀的發(fā)展也毫不為過。那么,AF是怎么吸引公眾的參與,又怎么把資源分配到各家博物館的呢?為了了解這個機構的運作,筆者采訪了AF的媒體經(jīng)理布魯姆(Lizzie Bloom)。

《畫廊》:根據(jù)我的理解,資助公共藝術收藏并不是一個十分普遍的慈善理念,AF是通過什么方式吸引民眾的參與,又如何把這個理念推廣出去的呢?

AF:我們現(xiàn)在有大約8萬名會員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會員人數(shù)逐年增加,從最初的3000人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我們會不時推出一些公共藝術欣賞的項目,以拓寬我們的受眾層,讓一些對我們的工作不熟悉的人開始關注和了解我們的工作,成為我們的會員。以今年4月推出的“國家藝術通行證”(National Art Pass)為例,這個“通行證”可以讓用戶免費進入分布于全英各地超過200家的收費博物館、美術館和歷史遺址,還能半價購買各大博物館包括國家美術館、泰特美術館、大英博物館以及V&A博物館等機構的大型特展門票。這個功能強大的通行證的申請手續(xù)十分簡便,只要在網(wǎng)絡上填一份簡單的個人信息,免費的通行證便會寄到申請者家中。三個月免費使用期過后,申請者可自行確定是否成為正式的付費會員。項目推出兩個月以來,我們已經(jīng)開始看到成效,加入我們的人數(shù)有了明顯增長。

《畫廊》:這一批鐵桿粉絲的支持為AF的運行起到了關鍵作用,會員的會費和其他私人捐贈成為AF的重要資金來源。以2010年為例,會員會費收入達到320萬英鎊,占年度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那么除此以外,基金還從哪些地方獲得資金呢?

AF:我們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來自一些慈善信托會和基金會的捐贈,比如與我們保持長年合作的Wolfson基金會最近就確定將在未來三年內(nèi)捐贈1500萬英鎊投入我們的收藏資金,其他主要的捐贈機構還包括Esmée Fairbairn基金會等。除此以外,我們設立了“AF服務有限公司”作為附屬的商業(yè)機構,它負責操作所有跟公共藝術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收益項目,比如出售我們的會刊《Art Quarterly》上面的廣告版面、通過圖錄或網(wǎng)店銷售我們的藝術商品等。AF服務有限公司的所有利潤都會通過抵稅政策回到AF,以補充我們的運營經(jīng)費。

《畫廊》:每一年AF都收到大批博物館的資金援助申請,申請個體涉及各種規(guī)模和種類的機構。為了保證資金運用得當,AF會對每一份申請進行評估。請問你們在評估這些申請時有些什么原則或偏向呢?

AF:我們的收藏資金援助對象包括藝術品以及廣義上具有美學意義的器物,從古董到現(xiàn)當代器物都有。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們的選擇準則包括:第一,目標器物必須在廣泛的受眾層面上具有意義和價值,這也包括那些得到出口許可或免稅的高價藝術品。 第二是器物必須具有地方特色、具有博物館展示品質(zhì)。第三,器物能在美學意義上豐富博物館收藏,或者拓寬、發(fā)展博物館的收藏領域。除此以外,我們對于提出申請的機構也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機構必須在一年中至少有6個月對公眾開放,而這6個月中每周開放的時間必須不能少于3.5天。同時,申請機構必須是通過博物館、圖書館與檔案館委員會(Museums, Libraries and Archives Council,簡稱MLAC)認證的正規(guī)機構。

《畫廊》:那么具體的撥款決定是誰作出的呢?

AF:所有的撥款決定都是由我們AF的理事會決定的。除了評估博物館本身的條件以及收藏定位、具體收藏需要以外,我們的理事或者他們所選派的代表人還會對撥款申請中涉及的藝術品進行檢驗,以進一步確認撥款的重要性。我們的理事會成員包括美術史家、藝術或商業(yè)事務相關的專家等。他們的知識結(jié)構包涵了各個時代的藝術,以及藝術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博物館管理和商業(yè)藝術方面的經(jīng)驗。當然了,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也會請教一些外部的專家意見。

《畫廊》:我了解到除了籌款和撥款以外,AF的另外一個職能是分配來自公眾的實物捐贈。收藏捐贈在英國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私人捐贈的收藏成為各大博物館、美術館館藏的重要來源。除了直接捐贈給博物館,公眾也可以把自己的收藏交托給AF,由AF的專家決定藏品的最后歸宿并處理交接過程中的各項事務。這個實物捐贈分配的過程是怎么運作的?

AF:首先,由于AF是一個經(jīng)過注冊的正式慈善機構,所有捐贈給AF的藝術品都可以獲得遺產(chǎn)稅費的減免。接收遺贈時,如果捐贈人沒有特別指定接收的機構的話,AF就會根據(jù)職員和理事會成員的專業(yè)知識評估藏品的性質(zhì)和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包括收藏定位、規(guī)模、保存和展覽條件等,確定最適合接收捐贈的機構;當捐贈的規(guī)模比較大的時候,接收的博物館往往不只一家。名單確定下來以后,AF會負責所有跟博物館的溝通,包括藏品運輸、交接文件等。在捐贈正式進入接收機構的館藏之前,AF會要求接收捐贈的博物館簽一份協(xié)議,以確保藝術品能夠獲得適當?shù)恼疹櫤捅Wo,并且保證在將來不會被博物館丟棄;同時,藝術品必須作為博物館的保留館藏以長期展覽等形式對公眾開放;另外,在展覽以及藏品的相關記錄中必須對捐贈者作出適當?shù)镍Q謝。捐贈的藝術品送到新“家”以后,新藏品會通過AF的會員通訊、會刊、大眾媒體、網(wǎng)絡以及員工的宣傳等進入推廣流程。

根據(jù)Lizzie的介紹,上述的過程是AF進行實物捐贈分配的既定運作模式。以2003年的奧維特捐贈(Jack Outhwaite Bequest)為例,這個捐贈包括中國、日本陶瓷等共306件器物,可以說是20世紀英國私人東方藝術收藏的一個典型。為此,AF邀請了時任V&A博物館東方藝術部部長的美術史家克爾(Rose Kerr)作為顧問。經(jīng)過評估,克爾選擇了格拉斯哥布雷塞爾收藏館、杜倫大學東方博物館以及布里斯托城市美術館為接收機構。當時格拉斯哥布雷塞爾收藏館已經(jīng)擁有大批精美的中國陶瓷收藏,卻因收藏家布雷塞爾爵士本人的喜好而獨獨缺乏清代陶瓷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粉彩這一類別。于是,克爾聯(lián)系到收藏館的中國部分策展人,把奧維特捐贈中的67件雍正粉彩捐贈給了布雷塞爾收藏館。而杜倫大學東方博物館則以超過萬件的中國文物和同樣精美的埃及收藏聞名著稱,其他東方文化遠東、東南亞以及中東文化的收藏則大為遜色,奧維特捐贈中的9件日本陶瓷落戶杜倫,為博物館的東方元素增加了豐富的內(nèi)容。而捐贈給布里斯托的228件中國陶瓷及玻璃器則成為這個港口城市的貿(mào)易史的物質(zhì)見證。這個例子很好地詮釋了AF對于公共藝術收藏與博物館自身發(fā)展的關系的理解。

作為一個公募慈善基金,AF不涉及任何政府背景的資金來源或國家彩票基金援助,這有力地保證了基金的運作、資金使用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同時,AF舉辦的活動中包括了對政府在藝術捐贈的稅費減免方面的政策的討論和回應,并對政府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促進政府從政策層面支持私人對公共藝術收藏的捐贈。例如,自聯(lián)合政府執(zhí)政以來,公共支出包括公共文化藝術支出不斷被削減,聯(lián)合政府提出“付出的文化”(Cultural of Giving)一說,鼓勵私人對公共文化藝術的資助。對此,AF作出了三點建議:推廣公益慈善理念,保證捐贈者得到社會的承認和感謝;利用稅收制度獎勵捐贈者;鼓勵通過合適的途徑進行捐贈,保證資金用在適當途徑。

AF的模式對于中國博物館和美術館、尤其是當代美術館的收藏系統(tǒng)顯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單一的資金來源、藝術品水漲船高的身價、博物館和美術館本色的經(jīng)營困境等,構成了博物館擴大收藏的主要困難,不少機構只能通過與展覽方“以物換展”的方式充實館藏。那么,像AF這樣的公募基金、獨立運作模式又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從根本上來說,中國并不具備建立一個公募慈善藝術基金的群眾基礎,不管是資金形式還是實物形式的藝術捐贈活動都沒有形成氣候。本刊2009年7月刊《民營當代美術館應該如何突出重圍?》一文曾經(jīng)討論過這個問題:盡管我國國民經(jīng)濟快速增長,人們對文化事業(yè)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但是相關的捐助卻幾乎沒有得到宣傳;制度上,國家訂立的文化事業(yè)捐贈的扣稅優(yōu)惠也鮮為人知。此外,現(xiàn)行的博物館開放性有限,并不足以體現(xiàn)公共收藏的“公共”性質(zhì),也無法為公共藝術收藏的推廣提供有說服力的保證。AF的例子對于中國博物館和美術館界最有啟示意義的一點在于,它證明了公眾對博物館收藏發(fā)展的龐大的推動潛能,也說明了博物館的公共性與開放性對促進其本身發(fā)展的重要意義AF會員和各慈善基金的援助為英國博物館公共藝術收藏的建立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也正是這些援助用得其所、收藏品真正能為公共所有、為公眾所欣賞、博物館真正為社會服務,才使AF得以延續(xù)百年發(fā)展歷程,促成其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