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名作賞析

北宋官窯最大謎團:窯址究竟在何處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8-15



  故宮的“碰瓷”事件使得宋代官窯備受關注。中國瓷器發(fā)展到宋代達到頂峰,出現(xiàn)“汝、定、鈞、官、哥”五大名瓷,但最珍貴的,恐怕還是官窯。筆者近日采訪了文物鑒定專家孫大為先生,他不在意故宮受損瓷器的經(jīng)濟價值,而對宋代官窯的幾大謎團興趣頗濃。

  窯址之謎是北宋官窯的最大謎團。因宋代汴京遺址已沉入地下,至今為止,尚未發(fā)掘出北宋的官窯遺址。關于北宋官窯窯址在何處,一般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官窯即為汝窯。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由于從釉色、器型和胎質上看,汝窯和官窯極為相似,因此他們認為“汝官不分家”。第二種說法,由于窯址不明,存世量少,否認北宋官窯的存在。第三種說法,北宋官窯與南宋時的修內(nèi)司官窯先后存在。雖然支持第三種說法的人比較多,但是至今仍然沒有讓人信服的證據(jù)。

  官窯的存世數(shù)量同樣是一大謎團。提到宋代官窯,孫大為先生感嘆道:“一個成熟的藝術種類,世界各地的收藏悉數(shù)在內(nèi),成品量還不足三位數(shù)?!彼未俑G數(shù)量的稀少已經(jīng)成為事實,但并沒有準確的數(shù)字。孫先生認為,相對于龍泉窯和耀州窯的千年窯火不斷,北宋官窯從興建到消亡,只有短短一二十年,南宋官窯的燒制也只有130多年。另外,北方的窯口多為饅頭窯,空間上比南方的龍窯和棱窯小得多,這也決定了北宋官窯不可能有很大的產(chǎn)量。

  孫先生說,宋徽宗在被俘虜前,或許下了最后一道圣旨:棄窯,徹底毀掉,不留痕跡。像這樣一位頗具藝術修養(yǎng)的君王,親手毀掉自己鐘愛的藝術品,是完全有可能的。元兵不但燒毀了南宋的絕大部分宮廷建筑和皇家設施,而且還挖掘了南宋歷代帝王的陵墓,并全部破壞、搗毀。再加上元、宋之間的文化差異,元朝統(tǒng)治者在推翻南宋王朝時連同南宋官窯一起摧毀。傳說,元朝時曾發(fā)生過元人武士用官窯瓷器換牛肉吃。孫先生為官窯遭遇的浩劫扼腕嘆息。

  工藝之謎是宋代官窯的第三個謎團。據(jù)孫先生介紹,由于宋代統(tǒng)治者對官窯的偏愛,其制作工藝達到登峰造極,失傳之后至今難以復制。宋代官窯的制作技藝起源于唐代秘色瓷與五代柴窯。孫先生對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詩句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要等到農(nóng)歷九月才開窯?是制作時對溫度和濕度有什么獨特的要求?抑或是詩人只是為了詩的意境隨性而發(fā)?孫先生認為隨性而發(fā)的可能性極小,宋代官窯工藝最難掌握的地方就是其獨特的原料配方。傳說有人試驗了1000多種配方也未能達到宋代官窯的水平,這其中有什么奧秘,不得而知。

  宋代官窯神秘的面紗和多舛的命運并不能抹滅其獨特的藝術光芒。宋代官窯主要為素面,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艷彩涂繪,最多只是以凹凸直棱和弦紋為飾,給人一種靜謐和含蓄內(nèi)斂的美感。紫口鐵足,更增加了其古樸典雅之美。器型除常見的盤、碟、洗之外,還有瓶、爐等禮器,反映出宋代文人高雅的藝術品位。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