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8-03]
“文學研究”都到哪里去了?現(xiàn)在,把“文學研究”的范圍縮小到“當代文學研究”,以2006至2011年6年來國家社科課題項目規(guī)劃辦公布的立項選題為根據(jù),做一個社會學的統(tǒng)計,看看中國的“當代文學研究”都在研究什么。
基本情況統(tǒng)計
2006年國家社科課題“中國文學”共立項96項,“當代文學研究”15項,占16%。其中屬于敘事、文體、審美心理、生命體驗、價值觀等范疇的占67%,跨多學科研究的占33%。西部項目共266項,其中“中國文學”6項,占總數(shù)的2%;這個2%中,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文學、民間文學研究占83%,屬于跨多學科研究的100%。即是說,研究少數(shù)民族文學、民間文學,幾乎不涉及文學人物性格和人性問題,研究主題基本不出某某文學的發(fā)生學,某某地區(qū)作家群的成因和某某族口頭文學、民間文學(文化)的文化透視等等。2007年國家社科課題“中國文學”立項共110項,“當代文學研究”13項,占12%;其中屬于文學敘事學、作家群、審美、文學性別的占62%,跨學科研究的占38%。西部項目共300項,“中國文學”12項,占4%。這個4%的“中國文學”,以跨多學科研究“當代文學”的占59%,其中文學史論、批評史論、中西比較文學占42%,流派、地域少數(shù)民族文學、民間文化、民間文學占17%。除了在地域文化、少數(shù)民族心理文化受其他外來文化影響的研究中,間或涉及文學的人文特點以外,人物論、作家論和文學人性流變研究幾乎不見蹤影。2008年國家社科課題“中國文學”共立項128項,“當代文學研究”25項,占20%;這個20%中,其中跨多學科研究文學的占32%,標明文學流派、敘事特點、地域少數(shù)民族文學文體研究、翻譯影響研究的占68%,68%中有一半名為“文學”,其實不屬于“文學”研究。如通過儒家文化精神研究某個時期作家,通過社會轉(zhuǎn)型來研究20世紀90年代文學的轉(zhuǎn)向,等等。文學僅為例證之一,文化研究才是主體,嚴格說這種研究是文化社會學研究。西部項目共305項,“中國文學”占總數(shù)的4%,從用語、選題看,其中55%涉及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女性文學、民間文化、地區(qū)形象和社會現(xiàn)象、兒童文學等,其余45%按照一般語文層面的表述分析,也仍然無法判斷究竟是文學為主的文化研究,還是文化研究中的文學因素——實際情況肯定是后者,如果是前者,立項的可能性就會更小。2009年國家社科課題“中國文學”共立項146項,“當代文學研究”34項,占23%。23%中,除5%屬于清楚標明的跨多學科文學研究外,與2006、2007與2008年相比,2009年有95%的確屬于嚴正的文學研究,這是少見的。比如文學類型創(chuàng)作及其批評實踐、前后時期“關聯(lián)性”研究、斷代綜述、文體題材和地域少數(shù)民族文學分類研究等。西部項目共418項,“中國文學”(包括古代文學和比較文學)約10項,占2%。2%中的30% 屬于“當代文學研究”里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文化研究外,其余70%都可稱為“準社會學”、“準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文學”在這一年幾乎被替換成了“民間文學”。按照權威論著對“民間文學”內(nèi)涵的定位來分析,當文學被民間文學替換,意味著文學或者當代文學已經(jīng)不是這一年課題所關注的對象,名之為文學研究只是另一形式泛文化、民間文化或大眾文化研究。2010年國家社科課題“中國文學”共立項194項,“當代文學研究”占18%。18%中有63%屬于常態(tài)文學研究,37%屬于“準文化生態(tài)論”和“準文化產(chǎn)業(yè)、傳播研究”,并且生態(tài)論、文化傳播冠名下各種形式的“史論”也在增加,占10%左右。西部項目共330項,“中國文學”16項,占5%;5%的“中國文學”中,44%屬于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裕固族民間文學或口頭文學整理研究,其余13%才是真正的西部文學敘事、文體、題材等分塊研究,43%則被宏觀外國文學流派、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性等思想性研究包攬。同國家社科課題一樣,這一年的西部項目,當代文學研究完全是少數(shù)民族文學(民間文學或泛文化),甚至有些民族文學研究課題的立項在2到3項之間,不惜重復,選題因重復而有耗盡之感。2011年國家社科課題“中國文學”共立項226項,“當代文學研究”53項,占23%;23%的“當代文學研究”中,47%題目顯示作家流派論、群體論(批評家群體論)、地域少數(shù)民族文學論,40%均跨入生態(tài)學、網(wǎng)絡媒介、影視、語言學研究,文學是材料和例子;13%屬于文學理論新建設研究。西部項目共487項,“中國文學”14項,占3%;3%中57%涉及地區(qū)作家群、文體專門研究外,其余43%均屬大同小異的民間文化、語言人類學范疇。
“文學研究”發(fā)掘了什么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當然還包括文學理論批評刊物的研究,和其他未獲立項但如期出版的理論批評著作研究。這兩項研究現(xiàn)在還未做仔細統(tǒng)計,興趣、選題、研究風向自然不好說。但僅憑我個人的閱讀印象,特別像《南方文壇》《小說評論》《當代文壇》《文藝爭鳴》《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等刊物來說,與國家社科課題導向的不同之處在于,這些刊物仍然把作家論、作品論,以及人性論和現(xiàn)代性價值觀放在整個當代文學研究的重要位置來看待,“文化研究”在整個文學研究方法中的比重絕不超過一半以上。而且有個明顯感受,從批評家、研究者發(fā)表在以上刊物的文章看,研究者、批評家對近30年來中國文學的研究,也都不同程度圍繞人性演變、發(fā)展的軸心展開,因此,批評話語雖不時溢出審美、詩意而延伸到社會學、政治經(jīng)濟話語,但學術眼光卻仍然是關于文學性的。
問題的蹊蹺之處是,散見于刊物和未獲立項而出版的文學研究著作,到底誰更占主導地位?誰更有話語權代表當代文學研究的趨勢?答案不言而喻。至少在數(shù)量上和資助力度上,自由研究和以上諸種刊物的帶動無法與國家社科課題導向匹敵。
如果以上統(tǒng)計大體上不錯,那么,我們的當代文學研究實際上正處在逐步取消,至少是明顯消解文學性的道路上。對以上統(tǒng)計做個大致歸納,發(fā)現(xiàn)有以下基本特點:
首先,不管國家社科課題,還是西部項目中的“中國文學”項目,都注重在地方的、少數(shù)民族的,甚至社區(qū)小知識上做文章。既然著眼于“小”字和“偏”字,名之為文學研究,就不可能是對新時代訊息下人的完整感知體系的關注,關注人完整性感知體系勢必需要有對文學中普遍價值關懷的研究。注意到這一點,設題就不可能一味滑向“小”和“偏”,因為“小”和“偏”在根本上是西方后現(xiàn)代思潮所一再拋出的碎片化、零散化的翻版。它只關心人在一大堆文化泡沫中的即時狀態(tài),或者說,人的感知被物化為文化的碎片化、零散化存在方式,才更適合于詮釋那種地方的、少數(shù)民族的和社區(qū)小知識的塊狀圖式。這意味著這一個導向可能會發(fā)現(xiàn)、鼓勵研究者對文學其他功能的發(fā)掘,但其他功能的最終表述,卻缺乏價值論的支撐,雖不能說話語呈現(xiàn)方式最終一盤散沙,也至多是起于現(xiàn)象同時也是止于現(xiàn)象。
其次,總論、史論逐步占有絕對優(yōu)勢,個性化學術探索慢慢趨向于瓦解和取締。統(tǒng)計顯示,看起來研究角度越來越小了,視點也越來越微觀了,其實不然,角度的小和微觀的程度,實際上只是申報者的一種策略。也就是說,申報者的小和微觀背后如果沒有一個異常龐大的總論或史論基礎支持,讓小的和微觀的眼光自行其是,該課題也就因沒有宏觀眼光而不會獲得立項。所以,背后那個龐大的基礎性支持,不是別的,是“文化”和“身份”。徑直說,這個“文化”和“身份”是近年來中國文學理論批評一直探討的所謂“中國經(jīng)驗”的“文化”和“中國經(jīng)驗”的“主體性”。這樣,問題就明白了,不管選題定位在怎樣的事物上,有了“中國經(jīng)驗”這個似乎不需論證的先在經(jīng)驗在,一些本可以在個性化道路上走出很遠的研究,都得收編進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那個“中國經(jīng)驗”,這是總論、史論逐步占絕對優(yōu)勢的根本原因。文學在小的、微觀之處可能有的差異性于是讓位給了同一性。文學研究除了發(fā)掘一些飄飄忽忽的民族風俗,論證一些似是而非的傳統(tǒng)文化慣例、生活方式,還會有什么呢?
再次,文學研究繼續(xù)充當社會學研究、文化人類學和民族學研究邊角料的角色進一步強化。本來“文化研究”對文學研究視野的打開,其有益的一面已經(jīng)有不少人論述過;“文化研究”對文學性研究不利、消解的一面也有不少學者早已提了出來。應該說,現(xiàn)如今的文學研究怎樣看待文化研究,或者怎樣處理文化研究這個方法,不應該再是個問題了。但是仔細辨析這6年來的立項課題發(fā)現(xiàn),相比較開始階段,現(xiàn)如今文學的文化研究非但沒有像有學者指出的那樣,進行必要的辯證處理,反而把開始作為方法論的文化研究變成了現(xiàn)在的文學本體論。這就不得不在這里再說兩句。之于文學批評、研究的批判性來說,誠如有學者早已指出的那樣,文化研究在納入文學周邊學科進行文學的“外部研究”的同時,馬克思主義仍然是其保持檢點、清理研究內(nèi)容的一個有效價值支點,否則,廣告、電子網(wǎng)絡、高檔娛樂城、電視節(jié)目、消費性報刊雜志等等,可以看做文學之所以產(chǎn)生的意識形態(tài)土壤就會失去必要的學術抵制,文學研究就馬上變得蕪雜而喪失汰除、遴選的基本功能;而對于文學研究的文學性品質(zhì)來說,在文化研究的大勢所趨下,一些學者的確提出過“文化詩學”的概念。其用意在于,提倡文學研究者、批評者應該對文學作品進行品質(zhì)閱讀和審美的詩意評判,并且用這個方法來緩解對文學作品僅僅進行文化的價值閱讀和價值評判。可是,事實證明,不管是“單視角的切入模式”,還是“全文化視角的層次性批評”,所謂文學的文化研究,都只是在所選定的文化形態(tài)內(nèi)把文學作品當做了充分但未必必要的證據(jù)來用,卻并不是以異質(zhì)文化的視角,打開傳統(tǒng)研究無法照射到的文學性死角。結果可想而知,“文化詩學”仍然是缺席的維度,真正起作用的還是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或民族學這個本不該是主體的主體。
由“當代文學研究”所做的,自然會帶出另一個問題,即當代文學研究者這個復數(shù)的主體在近些年都在干什么。
自由發(fā)表在文學理論批評刊物,或未獲各種立項而出版的學術著述以外,需從兩個方面看這個復數(shù)的主體。第一,各級評委需要這樣的文學研究;第二,課題申報者只能投其所好如此申報并展開被規(guī)定的文學研究。第一個問題不好妄下斷語,因為就我的視力所及,在公開的媒體信息中,目前還未看到究竟哪些專家、學者是課題的評判者。惟一可算是透露信息的報道中,我們讀到的只是記者對被稱為“課題負責人”的采訪,慣例使然,最后一個問題往往是說,有些課題之所以落選,因為“問題意識還不強”,“研究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考慮”。至于什么樣的問題意識需要加強,什么樣的方法需要進一步認真考慮,只能留給讀者去猜、去想象。如果我不揣冒昧也想象一下——其實不過是依照已立項課題推理一下,那個未曾揭秘的內(nèi)容,依然是文學性研究,或正常人性討論需要進一步打破的問題。套用喬納森·卡勒的一句話說,不就是要把“文學是什么”的研究,變成“是什么使文學作品區(qū)別于非文學作品?是什么使文學區(qū)別于人類其他活動,或者其他娛樂?”不同在于,我們的實際操作恰好把區(qū)別文學作品與其他活動、其他娛樂的那個界限模糊了,研究或者說導向使文學作品變成了人類的其他活動和其他娛樂。民間文學、民間文化研究比重的不斷加大,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族文學對該族群生活習俗記載的研究壓倒文學的對人類永恒感情書寫的研究,就雄辯地佐證了這一點。
至于研究者主體,不用多費口舌,統(tǒng)計所顯示的信息已表明,這些寄居在高校文學院或中文系(大多數(shù))吃文學飯的教授、學者,所教授的文學,或者所研究的文學,要么是一大堆關于文學的信息;要么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已經(jīng)改裝后的“文學社會學”、“文學人類學”、“文學民族學”,或者反過來,是“社會學文學”、“人類學文學”、“民族學文學”。抑或二者兼而有之,但就是沒有權威文學理論一再強調(diào)的“文學”。這方面,西部項目更是令人遐想萬分,統(tǒng)計下來,總項目無疑在逐年增加,但“中國文學”卻從來未超過4%,4%中真正正面的文學研究差不多也就是1%到2%左右(當然有極個別項目可能歸到國家課題里去了)。這不能不讓人追問,西部高校的文學院或中文系的文學研究處于何種狀態(tài)呢?
文學對人的發(fā)現(xiàn)和文學研究的學術獨立性
這里,不是要重點談論文學人性論的話題。
之所以還要強調(diào),是因為第一,自2005年翻譯、出版伊格爾頓的《理論之后》以來,國內(nèi)學人曾不止一次地討論過文學理論有無的問題。一個基本的共識是,伊格爾頓闡述文學理論、理論、后理論(沒有文學理論)時,在實用主義和基要主義的較量中,他還是論述了“神圣自我”在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我們永遠不能在“理論之后”沒有理論,否則,就沒有反省的人生(第212-213頁)。伊氏的這一觀點也在國內(nèi)學界得到了回應,歸納一下,就是要重回文學理論慣例這個基本點,否則,文學研究就會失去學術獨立性。那么,用誰來捍衛(wèi)文學研究的學術獨立性?用什么來反省或者塑造人們情感世界、價值世界的豐富性?除了關注文學的人性書寫情況,還有別的途徑嗎?第二,近30年來的文學研究、批評已經(jīng)過重地染上了解構主義色彩,文學研究不再相信文學對人性的把握和表達;近20年來特別是新世紀頭10年,在現(xiàn)實主義人道主義“元話語”被解構的基礎上,道德倫理成了文學人性論燙手的山芋,人們寧愿文學信奉個體體驗而不愿觸碰人性中的“堅固的東西”,這也部分地導致文學研究變成文化書寫,而不是通過個體體驗、局部知識表達人類情感差異性的有效陣地。一定程度,研究的這個風向,不能說與近年來文學創(chuàng)作只有“人”、“文化”,沒有“性格”無關。
然而,問題還得回來,課題范圍所告知的重要一點,即想要奔向的那個差異性如果是因“中國經(jīng)驗”的入駐趨向于最終取消,文學研究或者“中國文學”又不會徹底取締,如果沒有更高一層面的人性論做價值基墊,大同小異的多學科怎樣聚攏到文學性上來?在消費社會,在只有人而沒有人性的文學作品中,發(fā)覺人性內(nèi)容是學術的徒勞;甚至也一定會有人說,現(xiàn)在是多元化時代,固守文學的人性論就是文學的本質(zhì)主義。更何況,國家社科課題即便有此誤導,對于鋪天蓋地的文學研究者而言,絕不會起到關鍵性作用。如果真如此,那就只能是抬杠,我無話可說。但有一點大概有必要再一次提出來,就是某些圈內(nèi)人一邊反復爭論文學未死,一邊還不停地走在文學實際已死的理論軌道上,恐怕更接近于學術的“瞞和騙”。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