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落成胡琴藝術博物館 弘揚民族器樂文化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7-14
  2011年6月,一座別致的胡琴藝術博物館在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公園落成。它從設計施工到最終落成,只用了1年3個月?!霸谶@么短時間內完成這樣一座文化設施,凝聚了眾多音樂理論家、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的集體智慧?!被貞浧鸩邉澾^程,《人民音樂》雜志原副主編于慶新說。


  “盡管胡琴藝術博物館不是綜合性的博物館,而是一個專題性的博物館,但它的出現(xiàn)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苯夥跑娝囆g學院音樂系教授楊光熊說。

  四屆藝術節(jié)與一座博物館

  新落成的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是一座園林式的博物館,位于徐州市云龍公園的“藝林園”內。工匠們通過增添胡琴藝術景觀雕塑、改造音響系統(tǒng),使博物館自然地融入到原有的園林景觀中。

  說起這座博物館的誕生,還要從中國·徐州國際胡琴藝術節(jié)講起。

  胡琴藝術在徐州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徐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州市總工會主席徐崇先是該博物館的發(fā)起人之一。據(jù)他介紹,徐州長期活躍著幾千名業(yè)余胡琴愛好者,他們中走出了中國京胡演奏家燕守平,“女子十二樂坊”二胡手孫婷、王亦文等。80多歲的徐州老人宋新田還是中國唯一健在的軟弓京胡制作藝人。

  在此基礎上,兩年一屆的胡琴藝術節(jié)成為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和徐州市聯(lián)合打造的一張文化名片。

  2004年的首屆胡琴藝術節(jié)上,1490人連續(xù)站立演奏二胡名曲,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場演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二屆胡琴藝術節(jié)在群眾性與專家性結合的基礎上,突出了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主題;第三屆胡琴藝術節(jié)重在突出國際性,4場《東方弦魂》音樂會沿著徐州—北京—維也納路線,向中國和世界展示了胡琴藝術的魅力;第四屆胡琴藝術節(jié)推出了6場頂級水平的胡琴音樂會,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在此期間正式揭牌成立。

  “藝術節(jié)舉辦以來,群眾參與程度越來越深。在舉辦藝術節(jié)的同時,中國音協(xié)等主辦單位開始探索胡琴藝術的陣地建設,組建胡琴藝術博物館的想法也越來越成熟?!毙斐缦日f,為推動胡琴藝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保存胡琴文化藝術遺產,徐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云龍公園開辟一塊園地,用于博物館建設。

  作為展館文字部分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原所長喬建中認為,兩年一屆的胡琴藝術節(jié)更像是一種動態(tài)的傳承,而胡琴藝術博物館則是一種靜態(tài)的保存。二者實現(xiàn)了動靜結合、相輔相成,對于胡琴事業(yè)發(fā)展意義重大。

  館藏內容豐富精良

  “胡琴”之名起源于唐代的奚琴,最早是中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所喜愛的一種弓弦樂器。在100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胡琴由最初的單一樂器分化成數(shù)十種,如二胡、四胡、京胡、板胡、墜胡、馬頭琴等,可謂種類繁多、形制各異。喬建中特別指出:“胡琴在民族樂器中是晚輩,但在20世紀發(fā)展最快,基礎也最廣泛。通過博物館對這些發(fā)展成果進行保存、展示、研究,是非??上驳氖虑??!?br/>
  二胡演奏家宋飛見證了中國·徐州國際胡琴藝術節(jié)的成長,在她看來,新成立的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正是傳承和傳播胡琴藝術的一個理想平臺。

  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籌建時間雖然不長,但館藏內容堪稱精良。截至目前,博物館內匯集了92位胡琴名家的手印、89把名家用琴、62幅名家雕像和100多部人物傳記。于慶新評價說:“它的創(chuàng)意很獨特,既有縱向的歷史沿革和傳承發(fā)展,也有橫向的胡琴大家族門類的總述。在這里,既有嚴謹?shù)膶W術性,也有通俗的群眾性?!?br/>
  籌辦博物館之初,業(yè)界紛紛捐出珍貴實物和文獻資料。一位92歲的老藝術家將自己使用過的3把琴都捐了出來;聽說要辦博物館,民族音樂家甘濤的后人捐出了其生前使用的兩把琴。過去有人高價收購胡琴名家魯日融的樂器,他沒有答應,后來親自把一把珍貴的老琴送到了徐州。楊光熊平時特別注意收藏民樂文獻,此次捐出了他所藏的3000多份胡琴演出節(jié)目單。

  建設過程中,徐州沒有大拆大建,而是將博物館放在了已有的胡琴主題公園內。博物館建筑沒有追求“高大”“洋氣”,傳統(tǒng)的白墻灰瓦、亭臺軒榭等彰顯了濃郁的中華文化韻味,這讓閔惠芬等老一輩藝術家連稱:“滿意!滿意!”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二胡教育家馬友德在第一時間參觀了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后說:“雕塑、展館和周圍的茂林修竹、假山溪水相映成趣,別具田園風情;館藏內容涵蓋了演奏、創(chuàng)作、教育、教學等方面的實物和資料,將給后人留下一筆寶貴財富。”

  二胡演奏家劉光宇的手印、曾用琴、唱片、圖片資料均被博物館珍藏陳列,其青銅浮雕頭像在胡琴名人館內展出。看到博物館展陳的內容,劉光宇感慨地說:“胡琴藝術博物館讓天下的胡琴工作者有了尊嚴。”

  打造胡琴藝術傳播平臺

  楊光熊認為,胡琴界應該圍繞博物館進行課題研究,讓博物館真正變成研究實體和教育平臺。馬友德則建議,博物館中要逐步增加創(chuàng)作、教學一體化的內容。據(jù)徐崇先介紹,館方接下來將與中國音協(xié)、徐礦集團、徐州師范大學等機構協(xié)商,聯(lián)合創(chuàng)辦胡琴學院,進一步培養(yǎng)胡琴人才。

  在服務公眾方面,該博物館特別設立了胡琴音樂廣場,供胡琴愛好者切磋技藝。在胡琴藝術節(jié)開幕當天,近萬名胡琴愛好者來到這里“以琴會友”。在“琴韻丹青”展館內,書畫愛好者可以圍繞胡琴音樂創(chuàng)作,并在這里免費展覽自己的作品。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和胡琴主題公園正在成為當?shù)毓菜囆g教育的重要場所。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中國音協(xié)二胡學會副會長趙寒陽建議,中國胡琴藝術博物館在文獻收藏方面還需要加強,凡有關胡琴的圖書、教材、樂譜、總譜、手稿、音像等都應收集在內,以后還要逐步建立數(shù)字化的數(shù)據(jù)庫。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