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米芾墓”探尋:缺物證和可靠文字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6-16
  媒體競相報道清遠發(fā)現(xiàn)“米芾墓”

  6月6日,“廣東清遠發(fā)現(xiàn)宋代書法家米芾墓”的消息一經(jīng)發(fā)布,當即被各種媒體轉載報道,成為新聞熱點。

  廣東衛(wèi)視、當?shù)仉娨暸_紛紛到現(xiàn)場采訪。至6月12日12時,在谷歌搜索“清遠米芾墓”,結果超過90000條。

  清遠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高峰,是“米芾墓”的發(fā)現(xiàn)者。

  今年4月,剛參加完去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高峰在秦皇山一帶郊游,無意中在附近發(fā)現(xiàn)一個2005年重修的墓葬。墓碑上刻有“米元章”三字,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這將是清遠文物的重大發(fā)現(xiàn)?!被貞浧甬敃r的心情,高峰這樣對羊城晚報記者說道。經(jīng)過兩個月的獨立調(diào)查研究,高峰初步認為這正是北宋書法家米芾及其夫人的合葬墓,而清新縣湴塘村的米氏族人,則是米芾嫡系后人。這一發(fā)現(xiàn)令當?shù)厝耸渴煮@喜。

  據(jù)高峰透露,宣傳部有關領導已經(jīng)要求他做好準備,接受即將到來的中央電視臺采訪。這并非高峰第一次發(fā)現(xiàn)古墓。2006年,從事地方文博工作的他曾發(fā)現(xiàn)過清遠天堂山陳氏古墓。而今次產(chǎn)生如此效應,與米芾的名聲有直接關系。

  北宋書法家米芾,字元章。祖籍山西太原,后遷至湖北襄陽,世稱“米襄陽”。年輕時曾在廣東任職浛光縣尉,后官至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南宮為禮部俗稱)。能詩文,擅書畫,與蘇軾、黃庭堅和蔡襄合稱“宋朝四大家”。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米芾墓一直在今天江蘇省鎮(zhèn)江市鶴林寺黃鶴山下。1984年,當?shù)卣赓Y進行了重修。這次發(fā)現(xiàn)的米芾墓到底是真是假,成為議論的焦點。而廣東清遠無疑是話題的主角。

  清遠米芾嫡系后人及其先人墓葬

  古墓所在的清遠市清新縣三坑鎮(zhèn),素以溫泉聞名。在高峰看來,“打造中國旅游強縣”不能僅僅依靠溫泉。他在6月4日發(fā)表于《清遠日報》的文章中建議當?shù)卣诠拍垢浇敖⒚总兰o念亭和紀念館”。

  而對于務農(nóng)為生的湴塘村米氏村民來說,古墓僅僅是清明祭祖的地方而已。此前,這支“米芾嫡系后人”并不知道米元章就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家,但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位太祖一直是家族中的榮耀。

  村民米沛洪在族中事務起領頭作用,一直主持祠堂修葺、清明祭奠等公共事務。他告訴記者,每年清明他們都會到秦皇山的古墓祭奠先人。在村中的米氏祠堂里,他參考了一些書籍,把自己對先人的仰慕寫在2010年5月捐贈感謝名錄的前言:“祖有治國安邦之功,官居文閣學士,禮部員外,胸懷韜略,才高八斗……”

  “我是米元章的第28代裔孫。小時候就聽爺爺說過,太祖米元章”,今年66歲的米子權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說,“是十世孫的時候把太祖遷葬在這里”。他十分清晰而自豪地告訴記者,他的先人曾是內(nèi)閣大學士,做過高官。

  真正促成他們和“發(fā)自宋室”的遙遠祖先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是2005年前發(fā)生的古墓被盜。米子權當時負責整理和重修古墓,見著并摸著了一些先人的遺物。據(jù)他回憶,被盜墓室中并沒有先人骨骸,而在倒塌的墓碑后面,他發(fā)現(xiàn)了兩尊沒有骨灰的空“塔”,“塔”內(nèi)各有一張銅牌。在空“塔”下面,安放著一塊瓦片。

  米子權向記者展示了當年自己謄抄的瓦片上的內(nèi)容,這是他六年來首次公開這些文字。瓦片上并非畫有地圖,而是書有一段文字。其中提到此墓是宣統(tǒng)三年十月(1911年)重修,墓碑和空塔都是當時修葬的。更重要的是,瓦片上特別提到骨骸的埋葬地點,但米子權坦承,他從未挖出過或見過骨骸。

  “這個是真的骨殖墓了”,看到瓦片文字內(nèi)容后,高峰顯得躊躇滿志,“到時要是對中央電視臺講起來,可以更肯定了。”

  專家:

  缺乏物證和可靠文字,難以判斷

  在關注的熱潮中,有人認為本次發(fā)現(xiàn)像曹操墓一樣有炒作嫌疑,更有人質疑古墓的真實性。為考證墓葬真?zhèn)危叻逶谶@兩個月期間,查閱了不少資料,也多次走訪了附近村落。

  在1935年撰寫的民國版《清遠縣志》卷四中,高峰找到這樣的信息:清遠湴塘村的米氏是元代定居下來的,并有編寫族譜的傳統(tǒng),他們“乃芾裔也,芾十世孫由襄陽于元世遷居湴塘”。

  另外,村民向高峰提供了他們的族譜。在這本光緒年間編寫的《米氏族譜》手抄本中,這樣寫道:“太祖諱芾字元章……太祖婆鄭氏念六娘,生子友仁,合葬在獺凹背”。據(jù)高峰稱,“獺凹背”是宋代清遠的地名。

  “這些材料只要不是今人寫的,可信度就比較高”,高峰對羊城晚報記者說,“前人基本上都是認真考證過的”。于是,他推測:“清遠米芾墓很可能是埋有米芾骨殖的真墓?!蓖瑫r,高峰列舉了一些其他理由佐證,如南方人有遷葬先人骨骸的習俗等。

  對此,中山大學人類學系郭立新教授表示“這種情況蠻多的”。他解釋道:“揀骨葬在華南十分常見,有時候還因風水問題遷葬多次”。同時他指出,墓碑后安空塔往往是紀念性質的,很難說到底是不是合葬墓。

  多年從事南中國墓葬民俗、考古研究的郭立新對該墓的真實性持保留意見?!皢螒{后人講述、宣統(tǒng)年間所立墓碑和難以自圓其說的族譜,難以判斷這個是不是米芾的墓。”他對羊城晚報記者說,“得有屬于當時的獨特文字或物件才能證實”。

  “我們聽到這個新聞,也感到很突然”,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邱立誠對記者說,“過去也沒有聽說過有相關的資料”。他表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還沒收到清遠地方上報的文字材料,因此,對具體情況并不了解,“不可以說什么”。

  不能把族譜完全當作真實的歷史

  除了瓦片的內(nèi)容,米子權還向記者提供了他們的族譜。在翻閱的過程中,一團疑云籠罩在本來就爭議重重的“米芾墓”上。

  在湴塘村的《米氏族譜》中,米芾以上的先人并無記載。根據(jù)《米氏族譜》上所寫,太祖米芾的十世孫生于明朝宣德三年,即1428年,明朝立國已經(jīng)60年。這與1934年版《清遠縣志》中的“芾十世孫由襄陽于元世遷居湴塘”矛盾。

  同時,米子權、米沛洪等叔父輩村民向記者介紹,他們族中僅次于太祖的最老古墓是七世孫,位于元崗。而據(jù)族譜記載,七世孫生于永樂十年,即1412年,這距離元代也有一段時光。假若族譜所載成立,當米氏七世祖抱著剛出生的孫兒共享天倫時,他年僅16歲。

  “族譜上的記載,有時候甚至會出現(xiàn)不到一百年里有幾代人,或者幾百年里卻只有幾代人的情況”,面對如此令人困惑的情況,郭立新教授并不感到愕然。“族譜是人們借慎終追遠以整合和團結族人的產(chǎn)物,具有一定的工具性”,他指出,“一些族譜往往存在借托古代名人的問題,把家族和歷史上著名同姓名人相聯(lián)系。”

  “好像我姓郭,老家的族譜就寫祖上是郭子儀,我還發(fā)現(xiàn)很多姓郭的族譜,都以郭子儀為開基祖先。真是如此嗎?其實很難說清?!?br/>
  “不能把族譜完全當作真實的歷史”,郭立新對待族譜史料價值的態(tài)度與高峰截然不同,“族譜中相距遙遠的早期祖先有可能存在攀附現(xiàn)象”。

  從族譜進入每個家族一開始,附會名人名士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任科大衛(wèi)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志偉的研究表明,華南的族譜編修在明清時期才廣泛出現(xiàn)。明代嘉靖年間,國家開放民間建筑祠堂、編修族譜,但規(guī)定家族內(nèi)必須有先人具有士大夫身份,才有資格修建。因此,不少家族中的士人都有意識地編修自己的族譜,爭取祭拜祖先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誰是祖先”也受到某些現(xiàn)實利益的影響?!耙劳写蠹艺J同的祖先,能夠激發(fā)族群認同”,郭立新指出,在廣西一些人群中,一個家族要團結另一個同姓家族,往往是通過附會一個共同的祖先來實現(xiàn)。

  “族譜具有傳說性”,針對族譜這種史料,邱立誠研究員表示需要看到其文獻價值上的局限性,“年代距離越遠,這種傳說的成分就越大”。他認為,要尋找族譜中可信的地方,必須追溯到更前的版本。

  “這個族譜只能說明清代末年的米氏族人對米芾的歷史記憶,但歷史記憶不等于歷史真相?!惫⑿驴偨Y道,清遠“米芾墓”是真是假,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