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合璧特展:騎縫印火燒痕被放大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6-03
  2011年6月1日,臺北細雨。陽明山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里里外外都是專程趕來的人們,他們,都為圓一個多年的夢。

  此時此刻,就在臺北故宮那舊舊的建筑里頭,二樓小小的陳列室里,《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開幕,那載滿傳奇的《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在分別360年后,第一次挨得那么近,那么近。

  這是一種太過微妙的感覺。那幽暗的燈光中,那一分鐘就能繞上一圈的陳列室里,竟容下了660多年的滄桑歲月和不朽傳奇:被焚為兩段的《富春山居圖》、當年與其一同遭遇投火殉葬的明唐寅《高士圖》、明沈周痛失名畫后背臨的仿本,以及被乾隆皇帝長期誤以為真的《子明卷》……若是懂得里頭故事的觀眾,每挪一步,都覺不舍。

  按照島內(nèi)媒體的說法,這是臺灣難得一見的文化大新聞。上午9點半,幾十家媒體蜂擁而至開幕式現(xiàn)場,上百個采訪席被坐得滿滿當當。一個小時的開幕式結(jié)束后,記者與嘉賓分組由專人帶領(lǐng)進入現(xiàn)場。

  特展在210、212號書畫陳列室展出。文字記者首先被專人帶入現(xiàn)場,隨后穿著特供背心的攝影記者才被允許分組進入。因排在隊首,記者得幸第一個進入展廳。目睹空曠的展廳,第一感覺,只覺燈光昏黃,一時間不知心中惦記的《富春山居圖》在哪個方向。而這樣的燈光正是出于對古代書畫的保護需要。而展廳要比想象中更為精巧,一整墻的展柜加上中間的展柜,展示的畫作其實并不多,加上不少都是手卷,可謂“屈指可數(shù)”。這也是特展被分為兩期舉行的一個原因。細細計算了兩個展廳內(nèi)的作品,也不過20余幅。

  經(jīng)過一番細細打量,記者才確定,《富春山居圖》在210陳列室入口右側(cè)的大通柜中。在巨大的玻璃展柜中,兩張作品以斜面呈現(xiàn),分別360年以來,這是它們第一次挨得如此之近。從右側(cè)起,首先是浙江省博物館藏《剩山圖》,從大家熟知的“富春一角”起,直到收藏家吳湖帆所制影印本后的題跋結(jié)束。在它的左側(cè),緊挨著臺北故宮所藏《無用師卷》,從明代董其昌的題跋起,直到明代鄒之麟題跋結(jié)束。據(jù)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邱士華現(xiàn)場解說,因展柜長度所限,兩件作品都有題跋部分未能完全展開。

  從這一頭,到那一端,記者有幸得以反復連貫地欣賞這件傳世名畫的全貌。曾在復制品中溫習無數(shù)次的細節(jié),那空靈的山水,那泛黃的紙張,那以“至正七年”開頭的黃公望題跋,其真真切切呈現(xiàn)眼前的不同感受,只有眼睛才能告訴你。

  《富春山居圖》因焚損后被分為兩段各自裝裱,所以兩張畫這次并不能真正完全粘合在一起展出。但為了讓大家感受它們“骨肉相連”的原貌,臺北故宮特別用數(shù)碼科技方式拼接了兩張作品,將細節(jié)放大展示,其中的騎縫印、火燒痕都展現(xiàn)得極其清晰。

  特展之精彩不僅是《富春山居圖》,記者幾乎每次移步,心底便起一陣驚呼。

  第一期展覽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為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在210陳列室中,還有“黃公望書畫珍跡”與“《富春山居圖》臨仿本”兩個單元。212陳列室中,則是“黃公望的師承與交游”單元。這其中,也有許多傳世名作。

  比如,南京博物院所藏《富春大嶺圖》軸,所繪為富陽大嶺山的景色。明唐寅的《高士圖》,則是親歷《富春山居圖》被火焚的一位“見證者”。1650年,收藏者吳洪裕將珍愛之物投火殉葬,兩張作品皆在其列?;鸱俸螅陡呤繄D》前三段已毀,昨天展示的是保存至今的第四段。而明代沈周背臨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也在單一展柜中清晰展示。有意思的是,就在《富春山居圖》的對面,展示的是曾被乾隆皇帝誤以為真的《子明卷》,看起來,它與《富春山居圖》的構(gòu)圖景物的確非常相似,而上面更是密密麻麻地布滿乾隆題跋。真假兩卷《富春山居圖》如此相望,見證了一段饒有趣味的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吸引年輕人深入了解展覽內(nèi)涵,在105、107陳列室,故宮特別委托設(shè)計團隊打造“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新媒體藝術(shù)展。這是一個以《富春山居圖》和富陽山水為原本的3D動畫,整個墻面的動畫不斷切換,畫作上的小人甚至會因為現(xiàn)場觀眾的呼喊而回頭。9月特展結(jié)束后,它將巡展,目前計劃中的首站就是浙江省博物館。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shù)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