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了那么多鑒定知識,舉了那么多收藏和鑒定中的事例,我自己就沒有上當受騙的經歷嗎?不是的。
大約在1996年,我在濟南文化市場的地攤上,看到一位賣主面前放著一件青銅觚。造型很美,與我在圖錄上和在博物館里看到的商代晚期的造型風格一致,銹色以綠銹為主,紋飾也細膩,表殼有光亮感,心中驚喜:可遇到商代的酒器啦!喜歡青銅器多年,這種機會也少有啊。一問賣家,開價7000元,經過討價還價,最終4000元成交。由于帶錢不足,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湊足錢買了下來。騎自行車回家的路上十分小心謹慎,擔心摔壞了這件寶貝。
那段時間回家以后,就把它捧在手上欣賞一番??吹剿?,工作中的壓力、身心的勞累就云消霧散了。十幾天過去后,一天日光很好,我用竹簽清理黏在銅觚外皮的殘土,發(fā)現小土塊將綠銹粘了下來。不對呀!繼續(xù)清理,不少銅銹不太費力就被剝離下來,我的冷汗就下來了。靜下心來重新審視,發(fā)現找不到范線,然后又發(fā)現銅觚的大口沿,平均厚度不足一毫米,而商代青銅觚的口沿厚度一般在2至3毫米,口沿的殘破處用手一撥,發(fā)出高頻清脆的顫音,真器是不會有這種聲響的,因為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的材料,內應力已經消失,是不會出現這種彈性的,一切都明白了,后悔當時頭腦發(fā)熱沒有冷靜地多看多思。
從這次失誤中,讓我知道了民間仿青銅器的水平提高了,超過了我的鑒定水平。此前發(fā)現的仿器多是器表面缺少光澤,行話叫“皮子”不亮,有經驗的人常常憑借自己對古銅器“皮子”的認識,自夸“不用看,用手一摸就知真假”,我也曾經這樣炫耀過。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文博工作者在研究和模仿古人范鑄工藝時,總是鑄不出古人的效果,“皮子”缺乏光亮、細紋飾不清晰。通過多年的努力,才找到了答案。沒想到這么快,民間已經做了出來。我交了學費,長了見識。
在一次有60人參加的青銅器研討會上,我把這個教訓向朋友們公開。巧合的是在會后,仿品的作者通過其他朋友善意地轉告我,是他的作品。這又使我堅信一條,假的就是假的,除了鑒定專家有發(fā)言權,他的作者更有發(fā)言權。在收藏活動中看錯,買假是很難避免的,很多有經驗的收藏家也有這種經歷。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防止頭腦發(fā)熱,要不斷地學習。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我深深地感到,越是深入地學習研究,越覺得知道太少,學無止境。(張頌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