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勿將宗教工具化 應幫菩薩一起普度眾生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9-11-16]
(記者 袁爽 江耘 實習生 沈蘭)“指望菩薩為自己做事的,進行利欲交換的就是迷信,愿意為菩薩做事的那才是宗教。”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王雷泉在普陀山文化論壇上做演講時表示,不要將宗教過度的工具化。
宗教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化現(xiàn)象,是影響力最大的社會實體,全世界有80%以上的信教人口,宗教不僅僅是個人的心靈追求,它的影響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孫中山先生曾經(jīng)到過普陀山,他有一句名言,宗教可以彌補法律道德之不足。在當今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精神三大層面中,我們需要的是財富、社會正義和天地良心?!?王雷泉認為, 21世紀的中國,無疑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道就是神圣的宗教精神。
指望菩薩為自己做事的,進行利欲交換的就是迷信,愿意為菩薩做事的才是宗教。菩薩的信仰,這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在凡俗的肉眼里面,或者說天眼里面,他把宗教信仰作為一個交換關系,作為利益交換關系,作為賄賂交換關系,這是大大的貶低了菩薩的精神,所以只有一心向上,菩薩才會幫助我們。
臺灣的慈濟功德會,它在全世界有800多萬的會員,他們就是菩薩的千手千眼,幫助菩薩普度眾生,所以他們有句名言,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慈濟功。用心去做,是慈濟功德會給人最深刻的印象。
王雷泉舉例說,慈濟功德會在救助災區(qū)時,會專門有人研究災區(qū)受難的民眾在當下災難的狀態(tài)下,最需要什么東西。他們去救濟災難的時候,不管是發(fā)生在多么貧窮的地區(qū),除了吃的、穿的、用的,一定帶幾樣小東西,一管小牙膏,一個洗碗的小毛巾。因為。任何一個災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是有尊嚴的,這就是用心做慈善事業(yè)。
當下中國人有很強的需求,這種需求非常的強烈,但是又很盲目。王雷泉說:“巨大的宗教需求跟我們現(xiàn)在存在的種種障礙之間有一個巨大的關系,所以宗教出現(xiàn)了一個亂象?,F(xiàn)在大量的宗教亂像其實還處在凡夫俗子的肉眼里面,于是大量的神秘色彩,賄賂色彩,低俗的色彩隨之出現(xiàn)。”
王雷泉認為,不要將宗教過度的工具化,不要僅僅指望觀音解救我們,“我們應該做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幫助菩薩一起來普度眾生。就像五百羅漢一樣,每個人有兩只眼,有兩只手,五百個人正好是千手千眼,這就是說,我們需要集體的力量?!?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