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劉國松:中國人的一面鮮明革新大旗,外國人眼中的新東方象征主義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9-09-02
劉國松:中國人的一面鮮明革新大旗,外國人眼中的新東方象征主義

一九八三年二月春節(jié)期間,我應中國美術家協會的邀請,假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在大陸的首次個人畫展時,周韶華先生特地由湖北趕去參觀,這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由于我們在藝術的觀點上和看待傳統(tǒng)的角度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談得非常投機。在隨后的十多年中。一直保持聯系,他邀我去武漢展覽,我邀他到香港的中文大學講學,一有機會就見面交流心得,于是成了莫逆之交。

就在我們北京見面的那年夏天,他為了想親自去體驗那原始的、粗獷的大自然之美,跑去黃河源頭,如癡如醉般地在那大荒 莽中和冰崖雪石中探索,去禪悟中國人天合一的境界。當他的“大河尋源畫展”在中國美術館正式展出時,轟動了整個北京畫壇,掀起了一陣旋風。因為他的中國畫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能上突破,他不再沿用傳統(tǒng)的憧憬,不再是重復過去文人的、無病呻吟的思古之幽情。他試圖將現代與傳統(tǒng)之間的血脈連接點——臍帶找到,并將之剪斷;更欲將國際性的營養(yǎng)元素納入民族性的母體——水墨畫中,并使之消化吸收。周韶華不但在創(chuàng)作上為國畫開啟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理論上亦有個人的創(chuàng)見。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美術革新的領袖人物。關于這一點我想由三方面加以說明。

一、他為了紀念四月五日挽悼周恩來的天安門事件,發(fā)起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創(chuàng)辦了藝術理論雜志《美術思潮》季刊,成為中國建國三十六年來大陸的第本開拓型的美術雜志,為銳意創(chuàng)新的中青年藝術家們提供了理論的陣地。影響之下是《中國藝術報》的相繼創(chuàng)刊和《江蘇畫刊》的中興改版。整個輿論在觀點和角度上起了深遠的變化,打破了以往封建的文人畫“筆墨論”一言堂理論模式,成為多元化新輿藝術的催化劑。

二、在他的倡議下,在同年的十月下旬,由中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湖北分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北分會、《美術思潮》編輯與湖北美術中心聯合主辦了《國畫新作邀請展》,邀請了大陸十個省市中最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老中青三代畫家參加。這在大陸實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政策以來,也是一大突破,給創(chuàng)新國畫的集體開創(chuàng)了先河。在畫展開幕的同時,并召開了“國畫創(chuàng)新理論研討會”,我亦應邀參加了盛會。眼見眾多畫風各異的作品及熱烈討論的情形,很受感動,眼看著中國畫開始起死回生了。

隨后,《美術思潮》的創(chuàng)刊和“國畫新作邀請展”均被列入一九八五年中國美術十大新聞之中。

三、次年,他和湖北美術主席團倡辦了“湖北美術青年節(jié)”,全省有五十多個青年美術群體,推出兩千多件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作品,分二十八個展覽場地同時在湖北省的十個城市展出,成為迄今為止大陸上罕見的大事。這些活動不但支持著新的美術理論,而且對形成新的會畫格局也起了莫大的催生作用。我相信在若干年后,人們會更清晰地看出周韶華在國畫現代化運動的地位。青年人把他視為一面鮮明的革新大旗,并提出南周(韶華)北吳(冠中)的口號,也是不無道理的。

周韶華在大陸上是受到如此的尊榮,在國際上又如何了呢?雖然他居住在偏僻的武漢,但在最近的幾年間,先后應邀訪問漢堡、科隆、日內瓦、新加坡、維也納、東京、曼谷、萬?。ㄓ∧幔⑾愀?、柏林等地并舉行畫展,普遍獲得好評。一九九三年七月在奧地利第三屆國際藝術節(jié)上,他的個人畫展被譽為“新東方象征主義”。

今天,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為了促進兩岸的文化交流,邀請周韶華先生來臺舉辦畫展,我也很樂意寫此短文向各位介紹,聊盡我的一點心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