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玥寶齋"負責人郭慶祥再談學術收藏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9-08-26
在新世紀初,針對國內藝術品收藏存在的誤區(qū),“玥寶齋”負責人郭慶祥就率先提出了學術性收藏的觀點:藝術品收藏不能有盲目性和投機性,它不是賭博者的游戲。郭慶祥同時又提出,搞藝術品收藏不能急功近利和想做暴發(fā)戶,要靠學習、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搞藝術品收藏,也不能靠市場“炒作”,一定要以藝術品自身的創(chuàng)新價值為根本。繪畫藝術研究和收藏是一門學問,要對畫家及其藝術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在當前金融形勢和經濟環(huán)境下,在整個藝術品市場格局中,藝術品投資和收藏方向,是每一位收藏家或機構面臨的選擇。如古代書畫長期以來受到贗品的困擾,真假難辨,即使是所謂權威的鑒定論斷也常常會被事實所否定。即使像《石渠寶笈》這樣流傳有序的權威文獻,其中也有真假迷魂陣。又如某國有美術館收藏的近現(xiàn)代作品,最近也被曝出現(xiàn)大量贗品。而某些圖像復制的所謂“當代藝術”,兩年前有的還被炒到數(shù)千萬元一幅,現(xiàn)在價格已一落千丈。

  郭慶祥認為,這是國內外一些機構違背藝術市場規(guī)律,操縱價格而導致的后果。事實已經證明,藝術市場絕不是股票市場,任何非理性的投機行為都會遭遇失敗。他說,無論是第一代“當代藝術”,還是后起的所謂第二、三代“當代藝術”,在藝術表現(xiàn)的創(chuàng)新上,它們都是不成熟的。這些諷刺漫畫、卡通畫、廣告招貼畫等等,卻被冠以“當代藝術”的名義泛濫藝術市場,這些東西不具有真正的學術價值。

  今天,“玥寶齋”的收藏經驗及其學術性收藏理念,也為國內其它藝術品投資和收藏機構,帶來了一定的啟示和借鑒。郭慶祥表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風云多變、由少數(shù)國際炒家一手制造的當代藝術天價神話不攻自破、以《石渠寶笈》著錄為主的古書畫庸俗皇家收藏理念沉渣泛起、個別造假集團瞞天過海活動猖獗等復雜形勢下,中國藝術品市場可謂亂象叢生,暗流涌動。此時,“玥寶齋”十多年來一貫堅持的學術性收藏理念和收藏實踐尤其顯得健康寶貴。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