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開篇大作”揭密中國雕塑幕后秘史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8-06-25



“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紀念展”在滬舉行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國家級的公共藝術工程。今年正值它落成50周年,“開篇大作——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紀念展”日前在上海中國畫院開幕,展覽集中展示多位雕塑大師作品、紀念碑浮雕設計稿以及相關珍貴影像資料,揭開紀念碑建設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建造推動中國雕塑

展覽中,參觀者可以看到藝術家王臨乙完成的新中國最早的大型浮雕《民族大團結》、已經做出石膏草型而最后沒有采用的長征題材浮雕《強渡大渡河》、董希文的手繪畫稿《武昌起義》等。

此次展覽策展人、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從奠基、征稿到最后落成,其實也是中國雕塑人才的儲備過程,更為中國雕塑在中西結合方面進行了探索和推動。

“當時全國的石匠沒有會西方雕塑的,”吳洪亮說:“為此在全國范圍內挑選能工巧匠,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培訓。而這批人在紀念碑落成后并沒有解散,而是組織起來建立了工廠,此后從1958年至文革結束,幾乎包括毛主席像在內的大部分雕塑都出自他們之手。”

紀念碑最初定稿亮相

人民英雄紀念碑于1952年8月正式動工興建,1958年4月22日竣工,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是我國最大的紀念碑。然而,從紀念展上展示的一系列設計方案中可以看到,紀念碑碑頂部分的設計曾是當年爭議最多的。在1950年的最初定稿中,人們可以看到紀念碑碑頂設計成可以站人的望樓,碑體內安裝升降電梯。

與此同時,另一個爭議來自對于紀念碑碑形的設計。從吳作人等藝術家留下的設計稿來看,當時提出以圓雕作為碑形的意見不在少數。但最終梁思成給當時北京市市長彭真寫了一封信,正是這封信對現(xiàn)在碑形的采用起到決定性作用?,F(xiàn)在人們所看到的碑體原型來自瓊島春明碑和萬壽山昆明湖碑。

據介紹,就目前已經公布的數據,紀念碑從奠基到落成部分耗費就達三億余元。記者|王健慧|文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