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文房市場行情逐步升溫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7-11-21
“文房”廣義解釋為文人的書齋或書房,狹義則專指書寫、繪畫與讀書的文具,例如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三《士人赴殿試唱名》載:“其士人只許帶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許挾帶文集。”這里的“文房”,指的是筆墨紙硯等文具?!拔姆俊币辉~最早見諸文獻的是南北朝時期,當時專指國家典掌文翰的地方。

中國的古代文房用具,歷經(jīng)唐宋元明之后,至清代達到了鼎盛時期。除了被譽為“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外,更潛心發(fā)展“文房四寶”的輔助工具,精心設(shè)計,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那些器物的實用價值,也被觀賞與把玩性所取代,成為名副其實的“文玩”。在清代,文玩的流行與繁榮,除了文人精心追求,營造一個窗明幾凈、賞心悅目的書齋環(huán)境外,在很大程度上更緣于清康雍乾三朝皇帝的愛好與推動。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了一件乾隆御用旅行文具箱,是件絕無僅有的藝術(shù)精品。該箱用紫檀木制作,長74厘米,高14厘米,寬29厘米,箱蓋裝有銅鍍金暗鎖。打開后可支成文案,案腿設(shè)計在箱槽內(nèi),用活動薄板支撐,再用暗扣固定。桌箱內(nèi)設(shè)有兩個同樣大小的屜盒,每一屜盒都有兩層形式不同、大小各異的多寶閣,可以入置65件文具與器玩,例如白玉洗、松花江古硯、玉臂擱、筆筒、獸鎮(zhèn)、石章、描金云龍紋筆等等。此外還有棋子、棋盤、小蠟盞等。這個文具箱所藏的都是文具中的精華,反映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文房清玩,形微體輕,與重器大件相比,實屬小器物。然而正是這些小玩意,卻又是內(nèi)涵豐富的知識載體,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是物化了的民族傳統(tǒng),它豐富的功能,獨特的造型,以及千姿百態(tài)的制作工藝與材質(zhì),構(gòu)成了一個絢麗多彩、品位高雅的藝術(shù)世界,也是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文房用具,又成為物質(zhì)文化史上的重要研究對象,吸引著人們從不同角度進行考證與研究。所以,古代文玩越來越得到收藏家們的青睞,成為珍貴的藝術(shù)品。

目前存世的文房清玩,以清代居多,宋元極少見。除筆墨紙硯“四寶”外大致有以下諸類。筆用類:筆格(架)、筆掛、筆筒、筆插、筆床、筆船、筆屏、筆簾、筆匣;墨用類:墨床、墨盒、墨缸、墨屏、墨匣;紙用類:鎮(zhèn)紙、壓尺、裁刀、剪刀、界尺、氈墊、劍筒、貝光;硯用類:硯屏、硯匣、研山;印用類:印章、印匣、印泥盒;水器類:水滴、水盂、筆洗、水中丞;調(diào)色類:格碟、調(diào)色缸;輔助類:臂擱、帖架、書燈、詩筒、文具匣、香椽盤、書架;其他類:香熏、香爐、古琴、拜帖匣、宮皮箱、如意、銅鏡以及書齋家具等。目前在拍場上比較常見的文房主要有筆筒、端硯、硯屏、臂擱、鎮(zhèn)紙、銅墨盒、墨床、印章等幾類。

隨著近兩年藏界對文房需求的不斷加大,收藏愛好者越來越多,文房市場行情呈逐步升溫之勢,一些有眼光的拍賣公司相繼推出了有特色的文房專場。如2006年6月中國嘉徳春拍首推了“翦松閣精選文房用品”專場,全場116件,成交率84%,總成交額3590萬元,市場反響出人意料。今年國內(nèi)南北均有動作,7月西泠春拍推出了“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專場”,成交率高達98%,成交額1832.38萬元,掀起國內(nèi)文房市場的小高潮。剛結(jié)束的中國嘉德秋拍又設(shè)“文房清韻——清代硯墨筆印專場”,自清乾隆時期直至近代名家的硯墨筆印文房類精品共111件,成交率高達89%,成交額1460.36萬元,令人刮目。其中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錦色墨(十錠),估價40萬元,經(jīng)多輪叫價以448萬元創(chuàng)出古墨拍賣天價,令人稱嘆。此套集錦墨是由清代著名的四大墨王之一的汪節(jié)第精心設(shè)計制造的,每枚墨錠一面陰文楷書填金乾隆御詠西湖十景的七言律詩,一面精模印淺浮雕西湖十景圖畫,如“蘇堤春曉”、“雷峰夕照”、“平湖秋月”等,色彩艷麗,造型各異,該墨有宮廷原配黑地描金彩繪云龍的漆匣,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所藏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錦色墨完全相同,因此受到買家的追捧。同場的“清御制松花石硯”也拍出了128.8萬元的不菲價格。

文房市場升溫,筆者認為主要有幾大原因:首先,除了少數(shù)御制或帶名人款的外,價格相對尚處低位,大多在幾萬元左右,門檻較低,收藏群體大;其二,歷史上有悠久的收藏傳統(tǒng),底蘊積淀非同一般;其三,未來上漲空間大,投資價值可觀。種種跡象表明,國內(nèi)文房市場正開始悄然升溫,有望成為藝術(shù)品收藏的一個嶄新熱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luò)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shù)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wù)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wù)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