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百年出土漢簡超過2萬枚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6-08-03


  珍貴的文字資料具有極重要的學術價值

  記者日前從敦煌市博物館了解到,敦煌已成為我國出土漢簡最多的地區(qū)之一:從1907年第一次發(fā)掘漢簡以來的100年間,甘肅省敦煌地區(qū)共出土11批漢簡,總數(shù)已經超過25000枚。這些珍貴的文字資料,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

  第一批出土的700余枚漢簡,是1907年匈牙利籍英國人斯坦因在敦煌附近的長城沿線發(fā)掘的。最后一批出土的130余枚漢簡,是敦煌市博物館于1998年在敦煌小方盤城南側發(fā)現(xiàn)的,這批漢簡至今尚未對外公開。最少的一次,出土只有十余枚,最多的一次,出土達20000多枚,這就是甘肅省考古研究所于1990年在敦煌以東的懸泉置遺址發(fā)掘的(考古報告稱有35000枚,其中有字的有23000枚)。1979年在敦煌西湖馬圈灣烽燧遺址發(fā)掘出土了1217枚漢簡,也是收獲頗豐的一次。

  這些漢簡,內容極為豐富。有官吏名籍、戍卒名籍、刑徒名籍、病亡名籍、馬籍、弓矢簿、守御兵器簿,有勞作簿、器物簿、出入關記錄、傳遞郵件記錄、購物賬單、借貸契約,有人醫(yī)方、馬醫(yī)方、歷譜、陰陽占術、相馬刀劍術、九九算書,有識字課本《急就篇》、《倉頡篇》……當然,作為軍事要塞,與戍邊有關的公文、法令,更是漢簡的主要內容。其中有敦煌、酒泉一帶屯兵戍邊的活動,有中央、地方發(fā)布的號令,有調動軍隊的警備通知,有燃舉烽火信號的規(guī)定,有追捕逃亡的通緝令,有政府頒布實施的法令,有官吏任免的公文,有訴訟爰書,有下屬向上級呈報的公文,也有同級間互通的公文。其中大量的郵驛資料,具體生動,是研究漢代郵驛制度的寶貴資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敦煌漢簡中的隸書、草書,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有關專家認為,這些漢簡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漢代河西地區(qū)生產、生活、戍邊的狀況,反映了漢與西域的關系和羌人活動的情況,是研究漢代該地區(qū)乃至全國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歷史、地理的寶貴資料。

(信息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莊電一、通訊員李巖云)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