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琺瑯器藝術品價值空間大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6-02-16


  近日,一件琺瑯器以1100萬元的價格在拍賣場上成交,繼去年琺瑯器最高以2090.3萬元天價成交的熱潮,繼續(xù)大出風頭。有行家表示,琺瑯器開始出現(xiàn)"紀錄性"成交價格,代表這種相比其他藝術作品來說年輕得多的藝術品投資潛力不可低估。

  琺瑯,又稱"佛郎"、"拂郎"、"發(fā)藍",是將經過粉碎、混合、研磨之后的琺瑯粉或琺瑯漿,涂施或者是填施于金屬(主要是銅,亦兼或金、銀)胎的表面,然后經過多次焙燒,以及鍍金和磨光等加工制作過程之后,而完成的一種復合性工藝制品,既具備金屬貴重、堅固的特點,又具備琺瑯釉料晶瑩、光滑及適用于裝飾的特點?,m瑯器為舶來工藝品,公元12世紀時傳入中國,按工藝分為掐絲琺瑯、畫琺瑯、鏨胎琺瑯、透明琺瑯及錘胎琺瑯5種,畫琺瑯器按其質地又分為銅胎、銀胎、料胎與瓷胎。

  據(jù)雅昌藝術網整理的數(shù)據(jù),目前琺瑯器在拍賣會上的總成交金額達到17233.4189萬元,成交比率為48%。按目前的記錄,歷史上拍賣成交價最高的是去年5月成交的清康熙御制銅胎畫琺瑯彩黃地牡丹雉雞圖蓋盒,價格高達2090.32萬元。排名第二的就是近日成交的該件清代御制銅胎鎏金掐絲琺瑯嵌寶石熏爐。

  目前流通的琺瑯器基本上都是清朝年間制作的,主要是因為康熙五十年(1716年)以后,廣州和歐洲琺瑯器制作匠師先后進入清宮內廷供職,參與指導并燒制琺瑯器,從此,清代琺瑯器的生產走上了成熟、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道路,之后,到雍正年代,琺瑯器繼承并發(fā)展了康熙晚期薄、平、光、艷、雅的風格特點,制作工藝日臻成熟和完善。

  不過,由于金屬胎琺瑯器的制作用材昂貴,工藝復雜,難度大,明清時期琺瑯器一直為皇家壟斷生產,產品也大多供皇宮中使用,民間涉足不多。因此也有行家認為,現(xiàn)今市場上出現(xiàn)的許多清代晚期及民國時期的琺瑯制品,胎壁輕薄,顏色飄浮,缺少藝術觀賞性,與早期金屬琺瑯器那種胎壁厚重、器型規(guī)整、色澤濃郁沉著的風格無法比擬。但是,觀察歷史拍賣排行榜可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琺瑯器都制于清朝康熙或乾隆年間。


(信息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